理论教育 制造和服务业结构的转变

制造和服务业结构的转变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 年,《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提出,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为依托,资金技术密集和充分就业相统一、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中小企业充满活力为特色,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和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和都市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结构。

制造和服务业结构的转变

在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工业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战略,特别是机械、冶金和化工等重工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对日用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上海适时调整工业结构,明确了纺织、仪表电器、轻工等八大工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轻纺产品。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上海产业发展战略转向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着力于传统工业的改造、新兴工业的培育以及发展支柱产业。

1991—2000 年间,上海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九五”计划(1996—2000 年)中提出,壮大新确立的汽车通信设备、电站成套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家用电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和钢铁等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扶持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与新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十五”计划(2001—2005 年)提出,深化“三、二、一”战略,快速推进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和房地产等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等四大新兴产业

2004 年,《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提出,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为依托,资金技术密集和充分就业相统一、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中小企业充满活力为特色,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和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和都市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结构。发展的五大战略重点是提升支柱产业竞争优势、推动装备产业升级突破、加快战略产业培育壮大、抢占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保持都市产业稳定发展。 [7]

2010 年,上海确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先导产业”(表2.11)。

表2.11 1981—2012 年不同阶段二产六大重点行业

资料来源: 何春香《从产业发展演进探索上海产业转型》,《科学发展》2014 年3月,79 页。

上海本来就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城市,早年在其经济结构中,以商业、贸易、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到工业上,第三产业逐步萎缩,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52 年的41.7%降到1960 年的19.4%,1972 年只有17.3%。 [8]

1992 年,上海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促进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十五”期间,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表2.12;表2.13)。(www.daowen.com)

表2.12 1991—2009 年上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 李敦瑞《上海服务业的发展轨迹与新态势》,《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2 期,82 页。

表2.13 1981—2012 年不同阶段三产六大重点行业

资料来源: 何春香《从产业发展演进探索上海产业转型》,《科学发展》2014 年3 期,79 页。

在现代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主导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五类企业(图2.1)。

图2.1 2008—201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资料来源: 王惠珍《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挑战和机遇》,《上海经济》2015年3 期,35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