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泽雅实际出发的政策观:用生产力标准树立的优化方法

从泽雅实际出发的政策观:用生产力标准树立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显然是脱离泽雅实际的,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从泽雅实际出发的政策观:用生产力标准树立的优化方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全面建设的历史时期。所以,发展泽雅山区生产力并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我们必须在泽雅山区发展各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通过改革来消除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弊端,才能为泽雅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才能推动和促进泽雅生产力的发展。

政策是行动的准则,正确的方向确定之后,政策就成为决定因素。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是搞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十分注意政策问题。那么,什么是衡量正确与否的尺度呢?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正确的政策来源于实践和群众的伟大创造。一项政策是否正确,只能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做检验的客观尺度。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看一个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的好坏,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是看它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对待泽雅山区的一切政策都应当着眼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摒弃“靠上头、等红头、看风头”“唯书唯上”的思维方式,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政策观,把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客观实际,作为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给予我们的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只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用足、用好、用活,并要敢于对不符合实际的具体政策进行灵活变通,敢于应实践的需要制定新的政策。中央领导同志说: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我们都应该承认,应该试验,应该探索。当然,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认真执行上级重大方针、政策和灵活变通的关系,创造性地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能以“变通为名”拒绝执行上级有关全局性的方针政策,搞变通主义,“为我所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非常强调对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实行优惠政策。这种优惠政策是多方面的,各地各有不同,但它的客观性是一致的,都是旨在促进“四区”的生产力发展,从它们低下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应实践需要“灵活变通”而制定的具体化、地方化的政策。不是什么人要优惠,也不是什么人给优惠,更不是某个长官的恩赐和冲动,是各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变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因此,这种优惠政策在实践中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四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起了积极作用,加快了“四区”脱贫致富的步伐。近几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对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泽雅山区,也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尽管还很不完善,但其效果还是显著的。例如:高山蔬菜基地开发,市蔬菜部门从科研试验、大田种植、技术指导、公路运输、经济补偿、价格核定和产前产后服务等方面,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四大经济环节,都以与其相适应的优惠政策加之调节与保证,如粮食补偿50万公斤,化肥农药牌价供给,技术领导长期无偿配备,生产工具与技术设施配套供给,销售渠道的沟通。因此,使之表现为宏观效益方面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效益提高、基地生存与发展、蔬菜商品经济的市场经营能力增强和微观效益方面的农民实惠、改善生活、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改善城市供应等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得到合理协调的解决,从而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泽雅山区的生产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很快地开发了北林垟300亩、五凤垟400亩规模的两个高山蔬菜基地,且当年就得到经济效益。据统计,今年开发的五凤垟高山蔬菜基地已出产并销售四季豆、杠豆、早球、夏球、早山东、萝卜、芹菜、盆菜等品种共64.81万公斤(不包括农民自吃自售部分),计金额30.21万元,平均亩产量达1590公斤,亩收入714.26元,明显地提高了土地资源效益,由原来每亩土地生产番薯年产值200—300元提高450—500元,其中部分品种出口外贸,为国家创收外汇。同时,提高了山区农民的劳动价值,使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前途,鼓舞了劲头。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又刺激了农民开荒造田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造田400余亩),相对逐渐地补上粮改菜的部分土地。这里历史上从未种过蔬菜,不论生产技能还是实践经验可以说是空白的,但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快而稳地良性发展,固然与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但其中更重要的与其实施相适应的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

又如粮食生产,是全县唯一连续三年稳步发展的区:1986年在1985年的基础上增产160万公斤,1987年在受到特大台风袭击的情况下,又在1986年的基础上增产16.5万公斤,今年春粮又增加68.5万公斤。获得这样的成绩,当然和农业经济体制(承包责任制)深化改革有很大关系,但和农业税优惠(比平原地区低50%)、电价优惠(比工业用电低50%)、智力优惠(长期以来平均8名市、县农林水利部门专业人员帮助改良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良配方施肥、建造水利设施等)等适应实际的具体化、地方化政策调节保证有密切关系。

再如市、县计划经济部门和交通电力、水利部门采取优先巨额拨款、优先供给“三材”优先落实工程计划、优先技术力量支持等优惠政策,集中力量,帮助泽雅山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近年来共建公路5条,总长44公里,实现了44个村通公路,占总村数54%;建造了大小水库36座,大小水电站34座,装机容量2523千瓦;今年又投资100多万元,建造134米长的源口大桥,扩建燎原水电站、架设藤桥——源口电网线路工程和五包蔬菜基地公路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中),从根本上增强泽雅山区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www.daowen.com)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些部门、一些人、一些事,“离开生产力标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对待泽雅山区的工作及其所实施的政策,不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泽雅山区生产力作为“出发点”和“根本标准”,而是片面追求“坚决”“统一”“指标”,搞“一刀切”,对比较发达地区的永强、梧埏施行什么政策,对贫穷落后的泽雅山区也施行什么政策,甚至将此做法视为坚决执行中央、国务院政策。这显然是脱离泽雅实际的,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它不但不可能促进泽雅山区生产力发展,而且束缚了泽雅山区生产力发展。例如实行农林特产税的问题,全县5个区生产力状况各不相同,特产历史长短也不同,如果能坚持生产力标准,从实际出发,根据平原和山区生产力水准不同,分别实行不同政策,它将会达到发展生产、培养税源之效力;如果不加分析,不讲实际,把已有上千年特产种植历史和拥有丰富生产技能的茶山、三垟等地区,与开发还仅仅只有二年半,什么样的果实都还没有看到,一分经济效益都还没有的泽雅山区等同起来,显然是脱离生产力标准的,其结果,对茶山、三垟可能会有促进作用,但对泽雅山区的效力肯定相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甚至将会出现大批刚种下不久的果树因为农民尚未得到效益却先要纳税而不愿种植而遭到大破坏。这种因政策施行不当而导致一哄而起的大破坏,建国几十年来,我们有过不止一次的沉痛教训。

还如工商管理、企业审批,也有一个不能离开“生产力标准”的问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条自然法则。对于生产力水平还处于“初级”中的“初级”的泽雅山区,其经济性质、经营方式、生产手段也应该还是很“初级”的,不能过高地要求“正规化”,与永强、梧埏等比较发达地区应该有所区别。这是由于泽雅山区受长期封闭、长期自然经济支配下所形成的经济基础、意识观念、管理水平、经济能力等特定因素所制约之故。因此,所谓办“四有”(有厂房设备、有资金、有产品、有工人)的企业,规定什么样的经济性质、什么样的生产手段、什么样的经营方式非常困难,只能选择办不要厂房、不要大型设备、不要大量资金、不要定型产品、不要基本工人和管理简单、经营方便的“夫妻老婆厂”式的“外加工、外购件装搭”“以销定购(产)”“总厂式”的扩散性生产企业。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办所谓正规化“四有”的企业在泽雅都不成功,如电力机械厂、五金福利厂、农械厂、木箱厂等等都不到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告散伙;凡是“不正规”的,初级的、都能生存和发展,现有全区近100多个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种企业。这种企业的优点是投资少、核算便、转向快、风险小、效益现、经营简单,适应生产力,因此有其生命力。如果我们一定要强调“四有”才可批准开业,才可银行开户,才可税务登记,那势必脱离实际,其结果不但不能发展泽雅工业,甚至连企业都是空话。

另如挂户经营问题。它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中,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至少在温州地区。它是源于农村家庭工业、个体经济发展形成而又为其服务的、具有联合体的派生,是顺应“初级阶段”农村多种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对于当前农村消化多余劳力,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多种经济发展,调节地少人多矛盾,发展商品经济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泽雅山区,更有必要扶持、运用、提倡这种经营方式。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商品经济适应性差、制约因素多,人们不善办企业,却能跑供销、做生意。实践证明,在商品经济影响下,生产力越低下,跑供销、做生意的人越多。如偏僻的北林垟乡山后村、西岸乡小石垟村、苏田村没有什么企业、副业,全村有90%以上的中青年农民在外跑供销、做生意(包括经营以销定产、以销定购者),全区这样的经营者达5000余人。这样庞大的队伍,很需要有一个“总厂式”或“总公司式”的单位为其服务:提供经济信息,提供合同印信、身份证明、银行账号,监督遵纪守法,缴纳国税,开具发票等等。这种经营形式表面上看好似空的,却能在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经济环节中起积极调节作用,并能平衡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好处。如去年有个经营挂户单位,年经营业务达106万元,创利税8.7万元、储蓄5万元,上缴集体管理费万余元。当然还很不完善,许多环节需要“补小漏”健全,加强领导管理。但是,一些部门、一些人用“左”的旧思维方式对待它,认为是“卖空买空”“地下税务所”“皮包单位”“吃空手饭”,说“这是不出本钱的生意”“不创造财富的单位”,歧视它、限制它,弄得大批挂户外流,造成税源流失,资金周转萎缩,直接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如我们这里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茶树,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销售渠道改变,供销社不收购,影响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千方百计引进一个挂户的茶叶厂,茶农很欢迎,但金融部门非要储蓄5%—10%不可,结果利润不到2000元,“储蓄”却储了2000元,为期一年,搞得他无利可图,只得宣布脱钩,另找户头。

其次,还有干部政策、财税政策、工商政策、教育政策、卫生保健政策、人才政策、资源开发政策、金融信贷政策、招干招工政策和各种“收费”政策等等诸政策问题。在泽雅山区还有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确立“生产力标准”问题,通过研究探索,牢固树立以是否能推动泽雅山区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我们各战线的各项工作及其政策是否做得有成效的根本尺度,以达到促进泽雅山区生产力发展,争取加速脱贫致富步伐之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