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初见成效

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初见成效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其他乡村振兴基金3.3.2乡村振兴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初见雏形基本形成了以乡村振兴组织制度、报告制度、考核制度、支持保护政策等组成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初见成效

3.3.1 乡村振兴氛围浓厚

全国上下研究乡村振兴、谈论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投资乡村振兴蔚然成风,形成了多方发力、上下协同的良好局面。以维普资讯为例,2017年以“乡村振兴”为关键词的文献总量仅有430篇;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2018年该类文献数量猛涨,高达9368篇;截至2019年7月17日,2019年的文献总量为4187篇,大量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投入乡村振兴的研究。关于乡村振兴的话题、谈论、媒体报道等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也陡然增多,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2015年1月1日到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搜索关键词“乡村振兴”,仅有5页的相关搜索结果,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截至2019年7月17日,同样用“乡村振兴”关键词检索,共获76页搜索结果。全国各地纷纷展开乡村振兴实践,形成了政府部门引导、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基层组织积极展开实践的热烈场面,各地具体实践可参见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网站的乡村振兴专题报道(网址见表3-10)。大量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乡村振兴领域,通过建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信息部分汇总如表3-23所示。

表3-2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协会备案的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续表

其他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如图3-1所示。

图3-1 其他乡村振兴基金

3.3.2 乡村振兴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初见雏形

基本形成了以乡村振兴组织制度、报告制度、考核制度、支持保护政策等组成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迄今为止,中央已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明确了中央各部门、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及成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上的组织分工、工作要求、考核机制等内容,上述三个政策的相关信息如表3-24所示;地方多个省(市、自治州)也都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集中办公,建立了工作报告制度、定期汇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制定了实绩考核制度(如浙江省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定期进行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价。另外,中央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农村补贴支持保护政策,形成了以《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关于做好2018(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组成的政策支持保护体系,更进一层地,地方结合各地实际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农村补贴支持保护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乡村振兴组织制度、报告制度、考核机制、资助保护支持制度等初见雏形。

表3-24 中央制定的与乡村振兴有关的组织制度

3.3.3 乡村振兴多项任务得以具体落实

在中央政府及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在涉农资金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奶业发展、资金金融助推等乡村振兴的多项具体任务的完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涉农资金整合

财政支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形之手”,被称为“输血之源”。但在现实中,“多个部门手里都攥着一把米”,涉农资金管理中项目随意化、权力部门化、效益低效化、资金碎片化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提出整合涉农资金,并于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在财政部等的努力下,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果。

从中央来看,基本建立了改革的组织和协调机制,构建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草原局、水利部就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会商协调机制;成立了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成的改革督察工作协调小组,督导各地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形成了实地调研、定期调度各地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情况的工作机制。

逐步完善了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健全了统筹整合的长效机制。持续整合归并了涉农专项,同步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促进涉农资金在预算编制环节的源头整合,优化了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出台了《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完善了涉农资金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行业内涉农资金整合得以全面实施。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得以全面实施,结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从源头统筹整合力度,行业间涉农资金整合得以深化。下放涉农资金审批权限,加强涉农资金监管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地方来看,大多数省(如江西、江苏、湖南、安徽、甘肃、贵州等)、市、自治区在《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的指导下、中央的督促与辅导下,陆续出台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如浙江等);更进一步地,各省下属市、县、区也分别出台了相关意见,并结合意见展开了相应行动。还有一些地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涉农资金整合”,如浙江宁海县早在2015年就按照“一个池子蓄水,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要求,通过分类、归并,握指成拳、化零为整,实现了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统筹使用涉农资金;2016年,宁海共计整合21个部门的69个项目类别,立项818个项目,整合本级财政资金5.18亿元;2017年整合了20个部门的75个项目类别,立项968个项目,整合本级财政资金4.82亿元;2018年宁海搭建了农田水利类、农业产业化类、新农村建设类三大项目管理平台,面向18个乡镇(街道)和21个部门开通项目申报受理网络端口,项目申报公开透明,村申报项目,经乡镇(街道)初审、部门复审后,再请专家组成联席评审,最后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予以立项,借此实现了项目网络受理全覆盖、责任可追溯,杜绝了人情项目,实现了涉农整合项目管理的常态化、信息化和程序化;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成效,2018年,该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比2017年增长9.9%,超过4亿元,村(社)平均收入达95万元,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了2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依据现状及发展趋势预估宁海县到2020年,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0万元以上,半数的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建立,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国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指导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召开多次会议,对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进行专项部署,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资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整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19个县给予激励支持,举办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研究班、农村改厕技术专题培训等活动。

在党中央大政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各地区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全面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80%以上的村庄已经开展了清洁行动,80%以上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11个省区市通过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整治验收,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000多万吨;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累计清理村沟村塘淤泥3000多万吨,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累计清除村内残垣断壁400多万处,一大批村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全国农村改厕共计1000多万户,农村改厕率超过一半,其中超过60%改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工作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2019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建设了5万多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万多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了1000多万户农村户厕。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将有大批村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3)产业融合

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意见》《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关于批准开展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的通知》《关于批准开展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评审标准》《关于开展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奖补、示范等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在中央及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产业融合格局,融合成效显著增加。

融合模式持续创新。农业向内融合催生了“稻田养鱼(虾、蟹)”“林下养鸡”“鸭稻共生”等农业新形态,全国稻渔综合体达到3000万亩。功能横向拓展融合,催生了教育农园、创意农业、乡村民宿等。产业顺向延伸融合催生了中央厨房主食工厂化、农商直供等。目前全国主食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万亿元。信息技术逆向融合,催生了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农业众筹等。农业与城镇的多元融合,催生了美丽乡村、产业强镇、田园综合体等。农业与各产业的多向融合孵生了产业园、产业强镇等。目前,全国共有农业产业强镇552个,国家农业产业园62个,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

融合主体不断壮大。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向全价值链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广大农民广泛参与、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融合格局。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350万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其中8.7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780万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其中82%创办了融合类项目。

融合机制更加多元。企业与各类经营主体建立了分红式、契约式、股权式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产业链各主体因此组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联合体。探索出农民“流转获租金、经营赚现金、打工挣薪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初步测算,农户经营收入因产业融合增加了67%,55%的农户通过订单方式被带动起来。一些地方通过推动产业融合,强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脱贫。(www.daowen.com)

融合业态丰富多样。“农业+”加工流通,形成延伸型农业。“种植+”林渔牧,形成循环型农业。“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形成体验型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形成智慧型农业,呈现出“人在干、数在算、云在转、面朝屏幕背朝云”的新形象。乡村“农业+”多业态的融合发展趋势日趋显著。

融合成效显著增加。目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品牌达10万余个,打造了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品牌。7.9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9万亿元。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达8000多亿元,接待游客达30亿人次。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3万亿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如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一种大趋势,各方正紧锣密鼓、持续不断地进行推进,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正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4)奶业发展

我国奶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奶业全面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2018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1.4%,奶牛年均单产7.4吨,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200万头,规模养殖成为主力军。主要加工企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乳制品的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乳品质量安全显著提升,规模牧场的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在食品行业中名列前茅。

(5)资金金融助推

在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努力下,银行保险行业企业积极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扶贫信贷、乡镇机构覆盖率、农业保险险种等增长显著:截至2018年末,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0.52%,余额达5.63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同比增长5.6%,余额达33万亿元;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641.01万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488.9亿元,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36.8亿元,达4429.13亿元;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为97%。多个银行增加了对农村市场的投入,以中国银联为例,接入银联的农村金融机构、县域以下的POS机终端等数据都增长显著,2018年中国银联服务乡村振兴的数据统计如图3-2所示。

图3-2 中国银联2018年服务乡村振兴相关数据统计图

全国银行业保险机构和金融机构乡镇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6%;全国农业保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72.65亿元,承保粮食作物面积11.12亿亩,为1.95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46万亿元;实现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保费收入4.1亿元,帮助20万农户撬动“三农”融资贷款138亿元,赔付支出8.3亿元。为1.4亿多间农房提供了农房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6万亿元;为22个省区的60种农作物开发了扶贫专属农业保险产品147个。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自2018年7月至今,四川、山东、河北和江西相继发行了乡村振兴专项债券。构成了金融机构资金、政府债券、产业基金(部分产业基金信息如图3-2)为主的乡村振兴资金来源体系。

3.3.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思想,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上文在详解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列举了中央政府及部门、地方政府及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研究者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采取的各类行动,最后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虽然如上所述,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乡村振兴仍受限于基础设施滞后、地区发展失衡等问题,如我国农村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农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欠账较多,供电可靠性较差,供电能力不足;“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网规划投资6354亿元,现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农电网融资因工程投资规模大、新增电量少、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网投入产出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估计会存在很大困难。

期望阻碍我国乡村振兴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实现中国乡村的真正振兴。

附录:党的十九大后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其他涉农文件(政策)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