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由于组织的共同愿景是员工共同希望达到的未来景象,它可以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共同愿景而百倍努力,发挥创造性才智,使企业创新活动达到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境地。许多企业的共同愿景是由外在环境刺激而产生的,例如百事可乐的共同愿景明确地指向击败可口可乐。然而,如果目标只限于击败对手,仅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因为一旦目标达成,心态常转为保持现在的第一地位便可。这种只想保持第一的心态难以唤起建立新事物的创造力和热情。真正的功夫高手,比较在意自己内心对“卓越”所定义的标准,而不是“击败其他所有的人”。这并不是说愿景必须是内在的或是外在的,这两种类型的愿景是可以共存的,但是依靠只想击败对手的愿景,并不能长期维持组织的力量。共同愿景应该是持续地追求“完美”、“卓越”,而不应该只是“最好的”。
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当今世界上的很多著名企业都在追求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这是比工作更高的目的。例如,苹果电脑使人通过个人电脑来加速学习,福特制造大众买得起的汽车。这种更高的目标能深植于组织的文化或行事作风之中,不断地提升公司里的人员和文化的层次,营造追求创造力和艺术气息的工作环境。
2.激发强大的驱动力
共同愿景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勇气,这勇气会大到令自己都吃惊的程度。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驱动力,学习型组织将这种驱动力称为“创造性张力”,具有创造性张力的人可以去做任何为实现愿景所必须做的事。例如,1961年肯尼迪总统宣布了一个愿景,它汇聚许多美国太空计划领导者多年的心愿:在十年内把人类送上月球。这个愿景引发出了无数勇敢行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雷普实验室,发生了一个现代斯巴达克斯的故事,该实验室是太空总署阿波罗登月计划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承制者。计划执行数年后,该实验室的主持人才发现他们原先的设计规划是错误的。虽然这个发现令他们十分困窘,因为该计划已经投入了数百万美元,他们并未草草提出权宜之计,反而请求太空总署放弃原计划,从头来做。他们所冒的险不只是一纸合约,还有他们的名誉,但是已经别无选择。他们这么做唯一的理由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景:在十年内把人类送上月球。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他们义无反顾。事实上,他们八年后真的实现了这一愿景。由此可见,愿景的驱动力是何等之大。(www.daowen.com)
3.形成长远的凝聚力
世界上很多知名的企业,如AT&T、福特、苹果电脑等,其领导人通过所达成的愿景建立起他们骄人的业绩,他们的共同愿景都起到了振奋人心、凝聚人力的作用。共同愿景能够使企业员工的意愿凝聚在“我们的事业”中,从根本上改变着“打工者”的身份,使员工感到“企业兴则我荣,企业衰则我耻”。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企业中的共同愿景会改变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公司不再是“他们的公司”,而是“我们的公司”。共同愿景是使互相不认识的人一起工作的第一步,它产生一体感。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目标、使命与价值观,是构成共识的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团体的研究,发现团队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愿景与目标。他观察到,在特别出色的团队里,任务与个人无法分开,即当个人强烈认同这个任务时,确定真正的自我,必须将他的任务包含在内。也就是说,自我和这个人的任务是融合为一体的,不能分开。
实现共同愿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难真正实现共同愿景的。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愿望景象,它一旦深入人心,就会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指引着人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无论征途有多危险,总能够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地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