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讨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和限制性

探讨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和限制性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可以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不能当成企业技术来源的常态。实际上唯有自主研发,才能形成持续推出产品和实现技术突破的“造血功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讨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和限制性

【精彩语句】

“靠逆向即使做到极致也至少比人家落后一代,唯有搞自主研发才能不断积累,不断提升,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进行自主创新不是什么都自己干,也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做的是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借鉴过来,然后学习、理解、吃透,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但借鉴不是抄袭。抄袭是什么?抄袭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十年来电动汽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非要拿它来和发展了百年的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操之过急只会让很好的技术夭折。”

【编者按】

在这篇专访中,赵福全教授再次强调了掌控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购买技术只能解决短期有无的问题,自主研发才能解决长期持续发展的痛点。同时,他也分析了特斯拉能在美国实现电动汽车市场化的原因——一是商业模式适合,二是社会有包容创新的文化,而这两点都值得中国借鉴。

时代汽车:您曾经提出企业发展包括三大要素,战略、文化、体系,其中掌握核心技术包含在三者中的哪个部分?

赵福全:掌控核心技术首先就是战略之一。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塑造品牌、掌控核心技术、正规化、国际化,这都属于企业的战略理念。然后通过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研发体系、采购体系、制造体系、质量体系、销售体系、财务体系等来实现核心技术的掌控、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自主研发、掌控核心技术、不做抄袭之举,这既是企业的战略,也是在文化、体系中的具体落实。

时代汽车: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掌握核心技术,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但是为什么自主品牌的发展依然有着这么多难题?人才匮乏?投入力度不够?还是企业不够重视?

赵福全:我认为都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做强自主研发、做好自主品牌的战略不够清晰、不够坚定、不够持续。掌控核心技术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永恒的战略。如果这个战略摇摆不定,时不时地就琢磨走捷径,寄希望于靠抄袭赢得市场,而不顾及产品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这就是在做强自主研发的战略上不够清晰、不够坚定、不够持续,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掌控核心技术的。

时代汽车:您认为这和某个企业研发活动有关,还是与我国汽车市场的大风气有关?

赵福全:我认为这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大氛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井喷”,此时靠水涨船高、随行就市就有机会获得市场份额,分一杯羹。很多企业采取“投机”的产品开发方式,因为当时只要有车投放市场就能赚钱。这种“打法”已经养成了习惯,然而未来如果还是延续这种“打法”肯定行不通了。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外国品牌正在逐步侵占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同时,法规日益严苛,消费者日渐成熟,靠逆向即使做到极致也至少比人家落后一代,唯有搞自主研发,才能不断积累,不断提升,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曾经讲过,掌控核心技术,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抄是死路一条。

时代汽车:现在有些自主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合资的过程中通过购买其发动机产品,在获得外方的技术转让后,进行批量化生产。这条路径是否值得其他自主企业效仿?

赵福全:获得外方的技术转让只是解决了“有”和“没有”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永远有”的问题,更没有解决在“有”的基础上如何更进一步做好的问题。在购买外方的产品或者技术时,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外方会不会把最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卖给你?第二,外方的要价不会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是否能够承受?第三,这个产品或技术平台后续有没有进一步开发改进的潜力,是不是允许做这种改进?如果企业不能改进,那岂不是还得继续购买外方产品?实际上,购买的产品或技术即使在短时间内还有一定优势,但法规在提升、技术在发展、市场在变化、消费者的要求也在提高,到下一轮产品时,企业还是会丧失竞争力或受制于人。所以买外方的产品往往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治得了短痛,却治不了长痛。这可以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不能当成企业技术来源的常态。

从根本上讲,这还是对自主研发的认识问题,即我们是要解决眼前产品有无的短期问题,还是要解决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问题。实际上唯有自主研发,才能形成持续推出产品和实现技术突破的“造血功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对国企的考核机制偏重短期效果,很多企业也因此非常短视,根本没有从长远角度来认识企业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像发动机这样的核心技术,企业迟早是要自己掌握的,理所当然应该尽早开始自主研发。

时代汽车: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具体来说自主企业到底应该怎样借鉴国外的技术?

赵福全:我们进行自主创新不是什么都自己干,也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做的是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借鉴过来,然后学习、理解、吃透,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但借鉴不是抄袭。抄袭是什么?抄袭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实际上,国外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研究,即所谓的Benchmarking,但是他们不会把竞争对手的设计直接拿过来用到自己的产品上,而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进行再创造与再提升,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中国很多企业却不是这样,例如看到外方某个产品卖得很好,就直接模仿这种产品,表象化的要素高度相像,只可惜形似神不似,因为人家的结构、材料、工艺等都不知道,也没有办法系统考虑集成优化和提升,这样的产品怎么可能有竞争力?这个产品做完之后,又有什么经验积累可以让后续的产品开发受益呢?所以国内企业首先应该学会借鉴,而不是抄袭。

时代汽车:这是否就是您强调自主品牌要强大起来必须走正规化道路的原因?

赵福全:是的,自主品牌走正规化之路,首先,要坚持自主研发、掌控核心技术,而不能靠抄袭,抄袭还谈什么正规?这和致富靠勤劳、不能靠偷是同一个道理。其次,做事情要按照流程、标准和规范来操作,不能随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品的进度、成本和性能受控,才能确保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正规化的反义词就是随意性,由于随意就难以形成科学持续的战略,造成决策总是摇摆不定,朝令夕改;由于随意就难以形成踏实稳健的工作氛围,文化建设没有方向;由于随意就难以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体系,员工没有可以依照的规则;更是由于随意就毫无规律可言,企业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积累,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www.daowen.com)

时代汽车:之前您也提到特斯拉,并表示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可以参考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在您看来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赵福全:首先,虽然特斯拉的技术本身不见得有特别突出之处,但是就产品本身来说,特斯拉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了苹果手机的许多理念,把很多常规的东西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实现良好的总体效果,展现给消费者;其次,特斯拉将很多电子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产品中,通过娱乐系统、通信系统等来打造时尚特征,吸引目标消费者,从而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最后,最重要的是特斯拉属于小众的高端产品,有很高的成本承受能力,所以可以采用更多的电池、更好的技术和配置,这样困扰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成本等问题对特斯拉来说都并不敏感。从特斯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技术尚未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同样可以依靠合理的商业模式设计来实现或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我认为特斯拉对中国的借鉴价值,一方面在于目前大可不必对尚不够成熟的电动汽车求全责备,而是应该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合适的商业模式,先把不够成熟的电动汽车导入市场,从而促进其加快走向成熟;另一方面,特斯拉产品的成功也说明了美国社会创新环境健康以及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包容程度,这是技术并无特别之处的特斯拉能够率先在美国实现市场化的重要因素。如对特斯拉发生的起火事故,美国媒体的报道总体上客观、包容,大众能够理解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正常性,表现出接纳的态度。这些都是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非常需要学习的地方。

时代汽车:您觉得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要经过多久能有一定市场规模

赵福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量化,可以肯定的是广泛推广还需要时间。大家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个过程,因为每一项新技术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爬坡”,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实际上,十年来电动汽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非要拿它来和发展了百年的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操之过急只会让很好的技术夭折。

时代汽车:不论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

赵福全: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并不被定义为新能源汽车。中国目前定义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他混合动力都被界定为节能技术而非新能源技术。不过我个人认为,恰恰是不被认定为新能源技术的混合动力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未来消费者将会越来越青睐油耗低的产品,特别是面对2020年即将实施的百公里5升的平均油耗限值,单靠传统动力优化或者纯电动汽车都无法满足,不同方案的混合动力技术则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混合动力的市场前景良好,不论国家是否扶持,企业都应该未雨绸缪,选择适合自身的混合动力方案,认认真真做起来。

时代汽车:但是就自主品牌来说,因为暂时没有市场,大部分企业虽然也声称正在研发中,不过投入力度可能很有限。

赵福全:这就要看企业的战略前瞻性了,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如果五年之后,混合动力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那个时候本土企业能不能推出有竞争力的混合动力产品?到时候再去开发,肯定就迟了。对市场的把握,不光是看目前的市场,更要对未来有所预见,并提前进行投入。毕竟,开发一轮产品需要三年甚至五年时间。如果总是只顾眼前,而没有长远眼光,不在研发上提前做好储备,那么自主品牌永远只能跟在人家身后,在低水平徘徊直至被淘汰。

时代汽车:自主品牌在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让消费者认可产品的价格优势?

赵福全:价格优势很简单,只要便宜就很容易传递这个信息。但是价格优势是要有支撑的,减少配置是可以降价,但不见得有优势。如果我们拿四速变速器和外方的六速变速器竞争,即使便宜一点也很难被认可。所以真正的价格优势一定要体现在产品的性价比上,换言之,即开发低成本的特色技术,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案、材料和工艺方法等,以及有效的系统集成,来实现同等技术含量下的低成本开发,这样的价格优势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就又一次证明了自主研发、掌控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自主品牌唯有在这方面下真功夫,了解并不断积累技术诀窍,才能真正获得有技术含量的价格优势。

时代汽车:回归学术后,您的心境有什么变化?

赵福全: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更大了,原来以在企业工作的身份是不可能谈这些的,现在则可以畅所欲言。我希望可以把这么多年在国外和国内、学术和产业、研发和管理等各方面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思考,都反馈给整个行业,通过报告、演讲和一些合作项目等各种渠道把声音传播开来,对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战略、运营管理以及技术路线选择等,提供有益的助力。我不会只以教书育人为目的,而是要把自己变成行业的一种智库资源,为大家服务。汽车产业之大、关联度之高、过程之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专家来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思考,战略智库对于国家指导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时代汽车:您有没有一个目标,比如在多久后看到我国汽车行业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赵福全:建设汽车强国是国家战略,只有站在国家高度上系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并通过国家、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明显的转变。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把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打造成学术水平高、产业影响力强、对企业贡献度大的一个高端智库,我认为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是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贡献。

时代汽车:您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更偏技术还是管理方向?

赵福全:我认为一个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成功,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志向去选择人生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既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在清华大学培养学生,就是想通过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的一些实际项目,让他们基于踏实的技术背景,形成管理的能力和战略的思维,未来走向社会能够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根据时代汽车2013年10月29日赵福全教授专访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