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汽车强国,考虑放开限制?

建设汽车强国,考虑放开限制?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可能很快达到3000万辆的产销规模。中国要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制造业必须转型,而汽车是民用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我认为,一旦整车合资股比放开,外方独资或控股车企,一定会逐渐取代合资车企。对自主品牌而言,一旦股比放开,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将进一步释放竞争力,并且它们还有巨大的降价空间,这对于自主车型的打压效果会立竿见影。

建设汽车强国,考虑放开限制?

股比之争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再次出现?是因为合资的中外两方的能力越来越不匹配。现在外方认为,我拿来的是自己的技术、产品、品牌和管理理念,雇佣的中国人其实也与合作方无关,如果单独做决策一定可以干得更好。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可能很快达到3000万辆的产销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每个跨国车企都会感到,自己在中国本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把它控制住了。

讨论股比放不放开要回到一个最原始的问题,即汽车工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而在整个产业链中,汽车处于最高端,它的拉动力最大。中国要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制造业必须转型,而汽车是民用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既然汽车是绝对的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关注的实际就不是汽车产业大不大的问题,而是汽车产业强不强的问题。汽车业要做强,就是本土企业必须做强。这是民族性决定的,无可争议。跨国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和最优秀的研发力量永远不会拿到中国来。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再讨论股比之争才有意义。

我认为,一旦整车合资股比放开,外方独资或控股车企,一定会逐渐取代合资车企。在这个过程中,对合资企业的中方利益伤害是巨大的。现在,中方在合资企业中没有品牌、没有销售网络、没有技术,更没有产品,只有工厂,还只拥有一半产权,放开股比肯定对中方极其不利。对自主品牌而言,一旦股比放开,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将进一步释放竞争力,并且它们还有巨大的降价空间,这对于自主车型的打压效果会立竿见影。(www.daowen.com)

所以,从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出发,我们必须给合资股比放开一个稳妥的时间表。这个过渡期要足够长,给自主品牌做强提供机会,同时又要足够短,以形成倒逼机制,强化优胜劣汰。从汽车产品开发周期的客观规律看,我认为合资股比限制政策还应再坚持十年,也就是再开发两到三轮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