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无边界的前景下,企业需要适当放宽经营领域,但同时仍然必须有所聚焦。如果说过去的传统产业价值链是正态分布的平面,只要聚焦在核心业务领域就能成功,那么未来新的产业生态圈却是三维正态分布的立方体,在全方位的每一个截面上都需要有更大的覆盖面积。但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如何既受控又聚焦,这是摆在汽车业以及想进入汽车业的企业家面前非常严峻的挑战。
实际上,这也正是让传统汽车巨擘寝食难安的原因所在,他们真正担心的不是某项技术落后于他人,而是在产业生态重塑时,产业组织模式的各个方面都与原来截然不同,传统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或许难以持续。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电动汽车将间接引发整车制造技术的改变;同时电池和电机将直接取代传统动力总成成为新的核心技术;此外,汽车共享的推广,将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追捧;而智能技术越来越成为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变化都将使传统车企的既有优势不断下降。相比之下,新兴企业或多或少在三电、信息以及智能技术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或者至少他们可以倾注全力在这些新兴领域里进行研发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兴车企的优势或将逐渐凸显。展望未来,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整车制造、三电和智能网联这三者的有效组合,仅仅掌握造好车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但必须强调的是,在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中,绝非拥有了某项单一能力就能胜出,新兴企业并非具有全部优势,传统车企的独特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就下结论哪一方最终能够胜出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预测在未来的产业重构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各种能力的有效整合,未来的赢家必将是最有效的组合集成者,即产业平台公司的诞生,汽车业呼唤自己的“BAT”[1]。
当然,这样的产业平台公司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出现,而是需要逐步整合而成。为适应产业重构的需求,企业将率先尝试打造自身的平台,即通过采集提炼需求,汇集各种技术、采购及生产资源,集成物流管理和平台运行管理,来打造具有数据交互和信息安全功能的企业内部小平台。等到时机成熟,不同企业平台将展开联合,形成若干个中型的联合平台。最后,这些联合平台将进一步合并形成产业大平台。预期这将是未来产业平台型车企的整合发展路径。在产业大平台上,企业间各有分工,既有平台的管理维护者,也有平台的使用者。产业大平台还具有集成效应,其他工业品也有可能汇聚到汽车产业平台上进行相关的制造活动。产业平台公司将有效平衡好重构前景下的产业无边界与企业经营有边界之间的矛盾。(www.daowen.com)
虽然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是清晰的,但是具体路径并不明确,而其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如何精准有效地把控此消彼长的时间节点。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动力电池的时间函数,那么智能网联则是多个维度变量的时间函数。同时,两者恰恰又交织耦合在一起,这极大地增加了产业变数,增加了产业发展预判的难度。企业过早进行“过度”投入,很可能成为行业的“先烈”;但如果行动太晚,又有错失良机、赶不上“末班车”的风险。如何做好产业重构期的企业战略和投资决策,这不仅挑战企业家的知识和见识,更挑战企业家的胆识。这也是当前很多世界主流车企大佬们的“焦虑”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