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产业重构:二三大革命驱动下的重新定义

汽车产业重构:二三大革命驱动下的重新定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能源革命、互联革命和智能革命,这三大革命共同驱动着汽车产业的全面重构,并引发汽车文明的重新定义。能源革命,是指传统燃油车逐渐向新能源汽车的革命性转变。这意味着,围绕三电将出现与传统产业链条并行的全新产业链。如图2-2所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意味着产生了并行于传统发动机产业链的三电全新产业链,而原有的整车制造、销售和使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条件。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能源革命、互联革命和智能革命,这三大革命共同驱动着汽车产业的全面重构,并引发汽车文明的重新定义。

能源革命,是指传统燃油车逐渐向新能源汽车的革命性转变。在此过程中,电池电机、电控,即所谓“三电”,将成为新的核心技术。这意味着,围绕三电将出现与传统产业链条并行的全新产业链。未来当车辆搭载着电池行驶时,汽车将不仅是移动工具,更是可移动的储能和供能单元。实际上,这样的情景已经在日本出现:例如在家里利用太阳能或晚间的波谷电给电动汽车充电,上班时就可以把电动汽车里的部分电能卖给企业,只留下返程电量即可。显然,类似概念在传统燃油车上是没有商业价值的。此外,能源革命还伴随着新的基础设施,即充电设施的建设。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也将带来全新的产业价值链条,在加油站网络仍需保持的情况下,又需要建造充电站,甚至为发展燃料电池而建的加氢站,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互联革命和智能革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互联革命使未来的汽车不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而是可移动的互联互通终端,从而汇聚成为“信息海洋”。智能革命则使汽车逐渐变得更聪明,成为人类的伙伴,从而可以更好也更广泛地服务于人类。由此,云、管、端和智能等技术都将成为新的核心技术;新的开发模式逐渐形成,众包众筹、软硬分离为其鲜明特点;充分互联智能的新制造模式成为可能,C2B+B2B将大行其道;自动驾驶使汽车不再是用来“开的”产品,这将彻底重新定义汽车的使用人群和利用模式,并将催生汽车共享等新的车辆使用方式——无须拥有,即可使用;新的车辆维护模式应运而生,包括金融、保险等一切都将大不相同;同时,道路及交通环境也面临新的基础建设和全面升级,例如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信息接收终端,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道路和交通环境。在以上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汽车将变成全新的产品,成为有移动能力的人类伙伴。这一切的变化将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及出行生态圈,其中交通成为服务,汽车产业渐趋无边界,如图2-1所示。

2-1 三大革命共同驱动汽车产业全面重构

需要强调的是,三大革命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能源革命的影响主要是技术问题。如图2-2所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意味着产生了并行于传统发动机产业链的三电全新产业链,而原有的整车制造、销售和使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条件。当然,电动汽车更适于汽车共享,同时与充电网络相匹配,还可助力构建能源互联网,这意味着在商业模式上能源革命也将带来一系列变化。不过总体而言,对于传统车企的核心挑战还是技术:昔日传统发动机是优势,如今却逐渐成为沉没成本和转型包袱,尽管汽车动力源的切换将是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发动机并不会马上失去用武之地,但至少传统车企无法像新兴车企那样只专注于新能源投入。同时,新技术替代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新材料的概念与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由此还将带来相应的新工艺和新装备,这样传统四大工艺就不再构成优势。又如轮边、轮毂电机技术的进步很可能使底盘技术的重要性不断降低。事实上,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最大的纠结在于电池,到底是否投入、投入多少、怎么投入?如果不投就会失控;如果只投系统不投单体,依然可能不受控;而如果投单体,等于自行开发和制造整个电池系统了,不仅力不从心,也面临投资方向失误以及需要持续投入的风险。这挑战企业对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时间表的准确理解和判断能力。(www.daowen.com)

2-2 能源革命的挑战是新旧技术替代问题

互联和智能革命涉及的范围更广,影响的是整个产业生态。也就是说,智能网联汽车意味着整个产业的变化,并将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传统OEM和传统供应商外,IT公司、科技公司、新商业模式公司、运营公司以及基础设施公司等不断融入汽车产业,原本垂直线型的产业价值链演变成为交叉网状的出行生态圈,汽车产业历史上第一次面临产业无边界的局面。然而产业无边界,企业经营不能无边界。智能网联革命带来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无论新旧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到底未来产业的核心在哪?产业半径多长?显然,如果半径画得太小,很可能无法覆盖未来的核心业务领域;但是如果半径画得太大,又违背了企业经营的聚焦原则,将分散宝贵的资源;实际上未来的产业核心究竟在哪里,离哪一方参与者更近,目前也尚未明朗(图2-3)。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到底应该是什么?外部资源要控制多少?如何控制?又如何合作?这些都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

2-3 产业无边界但企业经营不能无边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