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黔古盐道:水陆交错的贸易路

川黔古盐道:水陆交错的贸易路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川黔古盐道所展现出的则是水路和陆路的交叉复合,多个口岸保证了川黔之间的食盐贸易,实现了川盐入黔并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因盐而兴起的古镇成为川盐在川黔间运销所留下的重要证据,众多与盐业相关的遗存则是盐文化在川黔古盐道中具体的展现。

川黔古盐道:水陆交错的贸易路

贵州地区因地质结构的原因,此地区并不出产食盐,因此当地居民的食盐则需要向周边地区进行索取。据学者的考证,黔东南地区因紧邻广西,食盐多依靠粤盐供给,黔西临近云南地区的各地多靠滇盐为生,其余的大部分地区则都是依靠巴蜀地区所产的川盐作为生活的保障。

川盐输送到贵州的情况在明清时期表现尤为突出,大部分的川盐都是依靠水路输送到贵州境内。清乾隆年间,为满足食盐的运销,在川渝地区设立仁怀、綦江涪陵、叙永等四个紧邻贵州界的食盐运销口岸。这四个口岸正是川黔古盐道最为重要的节点,也是实现川盐入黔的保证。根据各口岸的地名情况,文献将其简称为“永岸”“仁岸”“綦岸”“涪岸”。

永岸是川南水运重镇的叙永码头,这里是川南物资运销贵州的重要水运码头。川南的五通桥、自流井等地所产的川盐则通过小船运往叙永,再经由叙永码头转大船运到贵州的毕节、水城等地。川盐自叙永销往贵州的陆路一般有两条:一条线路是通过赤水经毕节可将川盐运销到贵州的威宁、水城、兴义等地。另一条线路则是经雪山关过大定、平远等运达安顺府城、永宁州等。[8]可见川盐经永岸销往贵州既可以走水路也可走陆路,实现水陆互通的格局。叙永也保留着盐店街、春秋祠等和盐息息相关的盐文化遗存,诉说着曾经盐运繁荣的盛景。

仁岸则为今天贵州赤水茅台镇所在地,川南的合江与茅台之间依托赤水河紧密相连,由此而形成的水运交通线成了川盐入黔的便捷通道,古称合茅道。川盐经过这条水道可运抵贵州茅台镇,其后则依靠陆路,通过人畜运输方式将川盐运销到贵阳、安顺、平远等多地。作为合茅起止节点的合江和茅台两地,均因为盐业运输的繁荣而形成了一些与“盐”相关的古镇,如合江的福宝古镇就是明清时期自贡贩盐入黔的必经驿站,而贵州茅台镇也因为清代盐业运输的兴盛一度改名为“盐镇”,可见当时这里的盐业运销也是相当繁荣。(www.daowen.com)

位于今天重庆境内的綦岸和涪岸则是产自于重庆地区的“川盐”运销到贵州境内的两个重要口岸。綦岸以重庆江津为起点,经綦江水路将川盐运至贵州境内的桐梓县,再转由陆路运往遵义、贵阳、都匀等地。涪岸则是以重庆涪陵为起点通过乌江水系经重庆彭水将川盐运至贵州境内。[9]乌江盐运古道沿线因盐而兴起的古镇众多,如思南县境内还保存有清光绪年间的盐号。另在龚滩、龙潭等地还保存有不少极具特色的盐运古镇,这些均是川盐贸易兴盛一时的最好印证。

川黔古盐道所展现出的则是水路和陆路的交叉复合,多个口岸保证了川黔之间的食盐贸易,实现了川盐入黔并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因盐而兴起的古镇成为川盐在川黔间运销所留下的重要证据,众多与盐业相关的遗存则是盐文化在川黔古盐道中具体的展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