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浩[2]
摘 要:博物学是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的学问。博物学所研究的对象除动植物、矿物外,还包括对各种生态系统所做的宏观的观察、描述和分类等,包括当今意义上的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盐文化的部分内容是博物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博物学具有自然性,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一点和深度旅游中强调人的参与,最终实现“人地合一”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将博物学和盐文化结合起来,来带动自贡旅游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盐文化;博物;旅游
中国很早就有博物的观念,这种观念讲究见多识广、通晓众物、知识渊博,如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就包括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知识,其中只有前两类属于“博物学”的知识范畴。狭义的中国博物学知识包括动、植物学知识以及矿物知识,着眼于“对现存事物进行唯象描述、命名、分类的‘志/史’知识类型”,接近于西方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中的“History”要素,而与“自然”(Nature)要素有一定的距离。中国古代缺乏“自然”的概念,因之“不存在一个独立的自然知识门类”,同时也缺乏追究原因、本原的理性知识类型。[3]在中国传统学问中,还有“名物”之学。“名物”一词较早见于《周礼》,“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名物”是指具有一定名称和特征的事物,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名称可以直接反映对象;二是它所反映的对象是具体而实在的;三是物的命名具有主观性。[4](www.daowen.com)
“三代损益不同,制度名物,容有差殊”[5],名物与制度(或曰度数)经常在一起连用,是训诂学的一大类要。简言之,博物学所考察的对象与传统训诂学门下的“名物学”相类似,但是其功用和目的还是有些差异的,前者多在“多识”方面用力,目的也是为了“利用厚生”,“资博识而利民用”,《世说新语·纰漏》记载了一个故事:司徒蔡谟避乱渡江后见到蟛蜞,兴高采烈地以为遇到了螃蟹,一边背诵“蟹有八足,加以二螯”的句子,一边命人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博物“辨物”“相物”的特点。而名物之学“多识”的目的是为“推阐文意”服务的,所谓“不知兽虫鱼草木之状类名号,则比兴之意乖”。[6]
盐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盐文化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各个学科。[7]从狭义的博物学而言,盐文化中的矿物知识显然属于博物学范畴。如果将博物学的定义扩展,则博物学泛指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学问,目标对象除动植物、矿物外,还包括对各种生态系统所做的宏观的观察、描述和分类等,包括今天意义上的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与“地方性知识(IK)”及百姓的“生活世界”关系密切。[8]如果采用广义博物学定义,则盐文化中一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划入博物学的范畴。
对于盐文化的了解显然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日前,笔者做了一个小规模的问卷调查[9],在“您了解盐文化的主要途径”一项中,有54.55%的人是通过网络影视;46.97%的人是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57.58%的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而仅有30.3%的人是通过看杂志这种较传统的方式了解。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人当中,有将近一半是通过参观博物馆[10]的方式来了解盐文化的。博物馆运用文物标本、模型等实物资料,作用于观众的感官,使观众容易接受和理解。三E功能,即“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e,Entertain,Enrich)是欧美通行的对博物馆职能的看法。与此类似的是,我国也认为博物馆的职能是“收藏、研究和教育”。[11]现代博物馆更加强调致力于研究“人和物”的关系。[12]日本博物馆学者鹤田总一郎提出博物馆是“人和物之间的结合”。此处的“物”指直接资料(实物)和间接资料(模型、复制品、记录)以及图书资料,“人”则指博物馆的利用者。[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