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达成文化旅游IP的实现方式

达成文化旅游IP的实现方式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确了人文本底、价值观传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载体之后,也就进入了文化旅游IP塑造的重要环节,即人格赋能与场景设计。时间和空间是文化旅游活动两大基本的构成要素,具有天然的场景感。为旅游场景打造特有的仪式感,正是满足消费者自我价值主张实现、身份确认达成、深度体验完成的需要。

达成文化旅游IP的实现方式

在明确了人文本底、价值观传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载体之后,也就进入了文化旅游IP塑造的重要环节,即人格赋能与场景设计。通过故事化讲述与场景构建,为旅游者打造充满仪式感的沉浸式体验。

1.人格赋能

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上升为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实际功能退居次要地位,其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则成为交易决策的主要动机。游客作为消费者,选择某个旅游目的地,某段旅游时间,某种旅游方式,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也是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追求间歇性的精神解放、情感共鸣、人文关怀,是现代人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平衡自我情绪机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本质需要。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工作方式进阶,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生活层次转变,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逐渐让位于精神体验需求,对人性的连接超过对物性的要求。

旅游者从一地赴往另一地的旅游活动,是空间的转移,也是时间的转移,更是心理状态的转移。要想打造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不仅需要在物理上满足消费者的空间交换感,更需要在历史文化氛围上满足消费者暂时性、高质量的时间消耗及沉浸式的情感释放。这就要求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度审视自身的文化底蕴,准确把握历史脉搏,巧妙融合时代需求,激发消费需求,通过内容产品的精心设计,传达旅游目的地的人文氛围、生活情趣、文化态度、价值观念,以实现将消费者旅游目的地选择转变为价值观认同、身份确认以及情感共鸣选择的理想效果。通过人格化赋能,从文化价值观出发,以在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为创作载体,塑造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或为真人代言,或为拟人卡通,通过构建人物形象与在地文化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在地文化的代言人,从而建立起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的情感联系。(www.daowen.com)

2.场景设计

场景,原本是影视界的术语,特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因人物关系所构成的具象性生活画面[14]。时间和空间是文化旅游活动两大基本的构成要素,具有天然的场景感。在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等基本要素,以旅游活动为背景所设计的类电影场景中,人物、故事、情感、价值观有了最佳的承载平台。旅游者是故事的主角,所见之景即为画面,所行之路即是线索,所历所感即是内心独白。基于场景设计的旅游,不再只是时间、空间的异地物理转移,而是生活体验与人生记忆的画面雕刻与时间印痕。旅游者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现说走就走的情绪释放,得到自我历史的记载,达成自我价值的满足。由此,基于场景设计,洞悉用户痛点,打造仪式感,是找到特定场景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

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游客既是客人,又是主角;既是故事的聆听者,又是故事的创造者;既是文化的体验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为旅游场景打造特有的仪式感,正是满足消费者自我价值主张实现、身份确认达成、深度体验完成的需要。由于仪式感的存在,旅游不再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休闲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观的跟随,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也不仅仅只是静态的陈列与展示,而是动态的参与和互动。在仪式感的表达下,旅游产品的设计将更加注重情感价值连接,温度感传递,甚至让游客以众筹者的身份加入设计和研发过程,形成旅游产品2.0版,是文化旅游IP塑造的重要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