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洎 王 莹[2]
摘 要:本文基于对自贡盐文化人文本底的梳理和价值基因的归纳,采用人格赋能和场景设计创设自贡市盐文化旅游IP,包括物质层面服务的饮食、住宿场景和精神层面服务的运动场景、工业场景、艺术场景、盐神祭祀场景、知识场景。七大场景内容各有侧重,多层次、多维度地架构起自贡市盐文化旅游新图谱。
关键词:盐文化;人文本底;价值基因;旅游IP
IP一词最早由法国学者卡普佐提出,英译为“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3]。自2015年起,IP一词开始在国内以电影、电视、游戏、动漫等为代表的泛娱乐领域大量出现。IP直译过来为“知识产权”之意,泛指文化娱乐领域内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与游戏的版权[4],代表着源于智力成果专有权而产生的财富获得权。也正因如此,IP意味着个性和稀缺性,体现着商品的核心价值[5]。信用、品牌、粉丝所带来的认可度与商业价值即是IP的价值本质。
IP始于创意,包含故事、剧情、人物、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含义[6],故而IP不再仅仅指文化本身,而是文化的知识化、产权化、商品化过程。产业实践派将IP的核心分为价值观(Values)、形象(Image)、故事(Story)、多元演绎(Adaptation)与商业变现(Commercialization)五大渐进深入的市场化要素[7],而IP则逐步演化为文化生产过程中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情感载体,一种有故事内容的人格权[8]。随着IP语义的泛化,IP也渐渐衍生为“内容”之意,甚至出现了“一切商业皆内容,一切内容皆IP”[9]这样的表述。IP热也呈现出从泛娱乐领域向其他行业渗透的态势,出现了旅游IP、地产IP、IP经营、IP战略。IP生态圈等词汇。从国外语境到国内语境的表达转化,IP一词已渐渐退却最原始的表达,在新环境中生发出新的含义,并逐渐摆脱行业的限制,朝着商业全维度渗透。(www.daowen.com)
在2016旅行社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洪清华首倡旅游IP概念,并基于这一理念的实践分别构建了渠道IP、服务IP、产品IP,将IP观念渗透到旅游规划、营销、投资、运营的全过程之中。实际上,旅游IP在被业界和学界作为话题进行讨论之前就已经以各种形式存在,比如以迪士尼为代表的主题游乐园,以印象系列为代表的户外实景演出,以横店影视基地为代表的影视文化旅游项目,等等,这些项目共同推动着旅游IP实践的发展。
学者们基于IP概念和旅游IP的实践,将旅游IP定义为重构消费者、投资者和资源端之间平衡的一种模式,将三者做更深层利益绑定与连接的纽带,提出旅游IP由后端IP、中端IP和前端IP三个层面构成[10]。其中,后端IP是资源方原有的IP,由在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所显示;中端IP是投资方新创设的IP,表现为新的旅游项目、节庆活动等;前端IP则是旅游者所感知到的IP,是IP的最终呈现形式。
对于如何打造旅游IP,学者们的研究较多。韩梦蕾等学者认为“IP+旅游”是一种以IP为景区开发的基本线索和核心吸引物,将目标游客的兴趣与旅游项目进行精准匹配,而打造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旅游模式。在此模式下,旅游产品主要有两种创新途径,即文创产品开发和主题线路设计[11]。曹栋提出了文化型旅游产品IP开发的 GCN合作开发模式,认为正确理解文化概念,准确把握文化特色,合理挖掘文化内涵,保护文化产权,是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12]。李倩倩提出了文化旅游IP开发的具体路径,但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够系统深入[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