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淯盐生产技术的古老传承

淯盐生产技术的古老传承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苏轼用白描的手法,对卓筒井技术要点做了说明。淯井属官井,大井、浅井。[6]淯井两溪汇合处,周遭诸山犹如万马归巢,于溪流中土人发现了盐泉。然而,让淯人没有想到的是从溪流底部涌出的泉水竟是一咸一淡两股泉水。淯井人曾想堵塞淡泉眼,然咸泉眼也没了盐泉。这样在溪流之中,有了深两丈许、宽约四尺的咸淡之井,淯地人把它叫作“雌雄井”。凿井而提卤熬盐,淯井盐诞生了。是四川井盐史上一个有别于自贡、大英的井盐遗址。

淯盐生产技术的古老传承

苏轼在《蜀盐说》中说:“蜀去海远,取盐于井。陵州井最古,淯井、富顺监亦久也。唯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刃凿山如碗大,深者至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智。”[5]

苏轼用白描的手法,对卓筒井技术要点做了说明。淯井是卓筒井吗?不是。淯井属官井,大井、浅井。“井皆在万山中最下处,溪河之中,咸水冲突而起。”[6]淯井两溪汇合处,周遭诸山犹如万马归巢,于溪流中土人发现了盐泉。然而,让淯人没有想到的是从溪流底部涌出的泉水竟是一咸一淡两股泉水。淯井人曾想堵塞淡泉眼,然咸泉眼也没了盐泉。何以塞淡泉,咸泉则无?以今之地质学解释,即盐泉上涌得有压力,这淡泉的流动即是压力。怎么办?让咸淡二泉都涌流吧!这样在溪流之中,有了深两丈许、宽约四尺的咸淡之井,淯地人把它叫作“雌雄井”。凿井而提卤熬盐,淯井盐诞生了。

该井在嘉庆版《长宁县志》上有标注,其遗址尚在,遗址在今长宁县双河镇北门桥东西两溪汇合处——盐坪坝。“据1944年8月31日川康盐务管理局食盐配销巡回辅导团第四团巡辅字第16号快邮代电称:‘职团团员……于本月二十日出发……经长宁县城。[7]北门外小河旁,发现有盐井一口,直径一米突许,深约二丈。’见四川乐山地区档案馆69-7-7572-16。”[8](www.daowen.com)

今长宁县已将该井发掘出来,其井制口面宽约四尺,井壁以石砌成,不是很深,与1944年查访及民间相传符合。是四川井盐史上一个有别于自贡、大英的井盐遗址。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且旅游遗址复原开发条件具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