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盐井处于大理、楚雄、攀枝花三市交界地带,“白井迤西而属楚雄(今天楚雄),在宾川州(今天宾川)之东,铁索之南,金沙江之西,姚州(今天姚安)之北,大姚县之西北,云南县(今天祥云)之东北,天乙山(今属晋宁)之东南,阿拜河之西南。”[6]由于位于金沙江峡谷之中,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质地貌,“古基岩中的含盐或盆地周围基岩中古盐矿床被淋滤、风化、剥烛、破坏后,被地下或地表流水、大气降水及风的营造力不断地大量带入盆地中”[7]。正是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使白盐井的卤水层非常浅,极易进行提卤制盐。特殊的地质地貌为白盐井的诞生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盐井地理位置
图片摘选自张崇荣《清代白盐井盐业与市镇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至于白盐井的发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白盐井有羝羊石,蒙氏时,有女牧羊于此,一羝舐土,驱之不去,掘地得卤泉,因名白羊井,后讹为白盐井。”[8]可见,发现白盐井为偶然因素,是牧羊女在放牧过程中根据牲畜对盐泉所在地的反常反应而发现了白盐井。而人们为了纪念牧羊女和羊,专门为牧羊女修筑了圣母祠堂,并将盐井所地命名为“石羊”。而这个传说,恰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白盐井地区卤水层浅、卤水丰富,非常适于传统方式下取卤制盐。
龙女牧羊雕像
今石羊古镇牌匾
特殊的自然地理优势为白盐井的发现及各时期的开采制盐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汉代,白盐井地区的先民们就开始利用开采的盐泉制盐,只是该时期制盐技术较为原始;唐宋时期,无论从凿井技术还是制盐方式方面白盐井都有较大突破,表现为逐渐由汉代简单利用地表盐卤直接制盐转向利用人工开凿深层地下深井的办法来提取卤水,先后开凿出16口盐井,“遂掘而得卤泉大小一十六眼”[9]。
由于白盐井所在地位于峡谷地带,两边为山,香水河从中间穿过,受地形限制,白盐井地区新开井只能围绕香水河河岸展开,史载在香水河河岸相继开凿出“观音井、旧井、乔井、界井、尾井、白石谷井、安丰井”[10]等几大盐井。这些新开发的盐井(无论大口井和小口井),都临河分布,香水河宛如一条玉带将几大盐井连接起来。事实上,盐井依香水河岸分布,除受地形限制外,还有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就是当地卤水层较浅,沿河更易于取卤。开采盐井地的选择除考虑方便取卤外,还要考虑盐井不受洪水影响这一因素,故而当地盐工将盐井大都开凿在河岸相对平缓的地带,这样就可以防止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后因河流流速过大而冲刷河岸侵蚀盐井地基,继而引发河水倒灌盐井之患。由于这类盐井主要分布于香水河河岸,故被称为“陆地盐井”,为白盐井地区的主要盐井。(www.daowen.com)
为了扩大白盐井生产,盐工们还利用河水季节性涨落于河边滩涂地带开凿盐井汲取卤水,取名“沙井”,“所谓沙井者,乃河边沙地,至冬春二季,天气晴朗,掘开沙堵,其水略有咸味该井各灶户轮流汲取,以助额卤之什一。造夏秋之交,阴雨连绵,河水泛涨,尽行淹没,必俟雨雾水消,乃能淘出”。[11]无疑这类盐井受气候影响较大,产量很不稳定,盐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二季生产较稳定,进入夏秋可能会停工),也就是所谓的“可暂而不可久者也”[12]。
汲卤方式经历了由使用竿袋向利用辘轳的木桶和绞杆转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盐井都沿河分布,河水水位会影响盐井卤水提取,为此盐工们又会在盐井旁边再开凿淡水井,因淡水井与盐井有落差,就可以将淡水分离至比盐井较深的淡水井,“大凡咸水旁必有淡水,需分别而各自注之。咸水所在地曰井,淡水所在地曰竜潭;潭又必较井尤深,而淡水乃能容积也”。[13]卤水分离后,在辘轳、绞车汲卤方式出现前,盐工们利用竹竿与羊皮制作的竿袋汲取卤水。所谓竿袋,即“划皮条接竹以为竿,取其通长竿头,凿孔穿之以袋,袋则羊之鞟也”[14]。由于竿袋又重又长,具体操作时每支竿袋需两名盐工共同完成汲卤,“每一架竿用卤夫二人,投竿袋以井中,汲满卤水,互相交手渐拽而上,较绞车、梧槔尤觉迅利”[15]。从使用方便角度看,这种方式比绞车汲卤更为方便快捷;但从使用的持久性来看,由于竿袋长度受限,无法在较深盐井使用,因此,随着盐井深度的不断加深,竿袋汲卤最终被木桶(利用辘轳)与绞杆汲卤方式所取代,“取卤浅井用木桶,深井用绞杆”[16]。
为提升卤水制盐纯度,在卤水进入盐灶提炼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即将卤水经过晒卤棚进行提纯。盐工们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建造储卤池,将刚刚汲取出来的卤水储存于此,在比晒卤棚地势低的地方建造回卤池,储卤池与晒卤棚之间以竹制的槽管连接,当卤水到达晒卤棚,将卤水通过喷雾方式喷洒在晒卤棚顶,在卤水因重力下流过程中,利用太阳能、风能将多余水分蒸发掉,循环往复几次后,提纯后的卤水储存在回卤池,继而被送往盐灶进行制盐。
晒盐棚
制盐技术则经历了由原始的蒸发技术向铁锅制盐发展的过程。唐宋之前,白盐井采取的是较为原始的制盐技术:盐工们将炭烧红,将卤水泼于炭上,蒸发水分刮盐取食,色泽呈现褐色,俗称白鸡粪盐,而该种制盐法被称为“柴薪煎盐法”。即“以咸池水沃柴上,以火焚柴成炭,即于炭上掠取盐”[17]。唐宋之后,白盐井开始采用铁锅制盐(平锅);元明清时期,白盐井制盐将平锅改为筒子锅和大口锅,筒子锅即“锅口宽一尺,厚三分,深六寸”[18],大口锅即“似饭釜形,厚四分,能容一桶水”[19],筒子锅以“十三口或十一口”[20]围绕大口锅分置,“每灶皆添小锅二口以浇泥饼所以固盐本也”[21]。如果不用大锅制盐,则“用筒子锅或十三口或十一口,如蜂翅排列,故俗称‘一窝蜂’,其次或七口或五口,则所出者渐亦微矣。”[22]灶户将卤水用铁锅熬制成盐后,“男工负责为盐灶搬运烧柴,女工负责捶筒盐”[23],将散盐制成筒状块盐,随后“用盐灰撒地,放盐其上,取其能渗湿气而易于烧干也,水清盐极白,水浊盐微黑。”[24]将盐烘托好后“削去脚底之灰炭,再入土仓,用栗炭燃烧一夜”[25],使盐质量达到上乘。最后将制作的块盐标准化,尤其乾隆时期,将块盐重量定为“每团八斤,每十五团重折秤一百斤”[26],随后标准化块盐即被运往各地行销。
白盐井卤水总体相对较淡,“每一斤煎盐二两。”[27]明显低于同是卤水煎盐的黑盐井、琅盐井、抱姆井、石膏井。[28]煎盐成本较高,“每百斤费柴三百斤。”[29]但就盐质而言,属于盐品好、味正一类,“云南得井之盐质,以黑井、白井、磨黑井、喇鸡鸣井所产为最高。”[30]其盐产量在云南盐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白盐井发展高峰时期的清代(雍正年间、乾隆初年、嘉庆初年、道光年间)产额基本都保持在800万斤以上[31],仅次于黑盐井产额。
总之,白盐井新井的不断开发以及较好的盐质,都是自然界馈赠给当地民众的礼物;而相对落后的传统汲卤技术、制盐技术,则与盐井总体相对较浅、开采较为容易有很大关系,即技术上的革新不是那么迫切。虽然卤水较淡,但开发的盐井总量多,故而白盐井的总产量仍然极为可观,这也是盐业资源丰富带来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