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川盐利用水运运输虽然较为便捷,但在无法用水运时,只好通过陆运运销。陆运运盐方式,传统上主要依靠人力肩挑、背负或畜力驮运。后随着四川近代化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修建铁路、公路,意图依靠火车、汽车运输。
在未修建铁路、公路的道路上,条件允许的时候川盐可用骡马驮运,每一匹每次可驮盐约100~150斤。人力运输用篾箩、板凳儿和背篼。人力负盐每人负约80~100斤,特别强健者可负100斤以上。篾箩一人挑两个,有底有盖,制作坚固,可盛多次,且有以麻布口袋装者,然以篾箩为多也。其形见图5左,篾箩肩挑,通常适用于短途。板凳儿,上边两根主木弯曲成弧形支撑成架,上端四根木柱装于一块木板上,底端四周嵌上小木板,成一小木盒,盒内可放置碎块盐自食,或置其他食物、物件于内。底端木板,用以歇息时放背子。板凳儿四根木柱,前两根长,为贴背面,后两根短,上置一横木板,作为放置盐巴的地方[37]。
背篼又称背篓,竹制工具,上大下小,背篓口和背篓底端用两根竹篾辫子相连,用来挎在两个肩膀上。由于背远不如挑来得省力,因此,背夫需要准备一弯杵(又称拐把子)。拐把是用硬木制作而成,呈“T”形,上端横木成弯弧形,中间厚而宽,到两头逐渐薄而窄,上表面是平的,便于搁稳盐背篼。之所以准备拐把子,是由于背夫(或力夫)负盐较重,一路上需要不停地休息,再加背盐路上路况复杂,不可能路边时时都有合适的歇台,从而自备拐把子用来休息,同时又作拄路棍。拐把子下端用跌箍箍紧,在下端中央顺着柱杆钉入一个倒四菱锥形的小铁锥。这些小铁锥接触面积小,压强大,钉在石板上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38]背夫在崎岖的路上行走,走几步就需歇气,一般是上七下八平九,然后继续前行。背夫一般三五成一伙,结伴而行,以路上相互照应,见图5右。
需说明的是,人力运输或畜力驮运,各盐场陆运至附近县份的票盐,其运赴各乡镇农村的路线,并无定规。运输工具,视具体的交通条件而定。有的地方即使路途遥远,在水运无法运输时,只能依靠人力或畜力,或者人力、畜力混用运输,以表2为例。
从表2可知,乐山场至永川,中间经过丹山镇,小路有225公里,因水运不便,只有通过马驮。而射蓬场到潼南,中间经过遂宁,两地相距105公里,虽然其距离不到乐山场至永川距离的一半,但因这两地有较为便利的涪江,因而其运输主要依靠船运。大足场至大足,以及大足本县境内,在水运不便的地方,人挑、人背便是主要的运盐方式。
图5 左图为挑贩装运盐的篾箩[39],右图为背夫运盐图[40]。
表2 大足、乐至、蓬遂、射蓬场票盐票盐陆运路线及运具[41]
需指出的是,即使盐场附近有较为便利的水运条件,因运销地点,不在水运的辐射范围之内,因此,只能依靠人力运输或畜力运输。以富荣盐场为例,富荣盐场附近虽然有滏溪河,水运较为便利,但富荣盐场运往各地的食盐并不是都通过水运运输。对此,可以通过表3一窥大概。
表3 富荣场票盐陆运路线及运具[42]
上述通过人挑、人背、马驮等方式运盐,虽然使荣昌、永川、大足、璧山等地也可供给到食盐,但毕竟人力或畜力的运盐能力有限。随着食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四川近代化的发展,盐商及政府当局亦筹划和推动火车和汽车运盐。(www.daowen.com)
清末时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富顺人孙树南在泸州为官时,曾与缉私部队安定营军官樵甫商议修筑井(自流井)邓(邓井关)铁路,并著说明书呈四川总督锡良,未得结果。[43]
其后,鉴于“自流井每年输出水运引盐约三千载”,自流井至邓井关之井河,是其必经之路,河道延长,虽只有一百八十余里,然而,“滩多水浅”,并且“每年春冬枯水时期,须经数日,水量稍深,始行开放”。由此导致“盐船由井运行,多则月余,少亦十余日,始能到邓井关”。这种运输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不肖船夫,偷盗盐井,又属事所恒有”。为了避免这方面的弊端,节省运盐成本,便利民众的交通往来。1919年,四川盐运使张英华(即张月笙)便极力提倡集款修筑井邓铁路[44]。后因经费、勘测等原因,“即行停办”,井邓铁路因此也未建成[45]。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为了接济民食,充裕税源,国民政府下令川盐增产赶运。自贡盐产由战前的200余万担,猛增到40年代初的500余万担[46]。盐井河与井邓公路也已不能满足运盐需要。因而,四川盐务当局再次启动投资修筑井邓轻便铁路。该铁路从1939年11月开始铺轨,同年12月竣工,因钢材供应困难,仅铺至沿滩。这段铁路从1940年1月起营业,日开车50~80辆,从东兴寺运盐约1200担到黄天坝官仓,再返回运煤145包(每包250公斤)。到1942年因签溪河船闸陆续建成,航运能力加大,井沿铁路便被拆除了[47]。
井邓铁路可谓命运多舛,一些运盐铁路在未修建便被扼杀,井泸铁路就是一例。1922年杨森在四川省盐运使张英华的建议下,决定修建自贡到泸州的铁路。准备向洋商借款,依照京津路的办法,规定期间,本利还清。为了尽快借到外款,准备先修自贡到富顺一段铁路,还成立了“井富民业轻便铁路公司”,得到了北洋政府的支持,北洋政府交通部为公司颁发了执照。这个消息一传出,便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异议和反对。因社会舆论纷纷,加之当年杨森联合刘湘,向熊克武开战,战败后逃到宜昌,由此导致杨森准备修建井泸铁路之事不了了之[48]。
从上述可看到,在近代,川盐依靠铁路运盐,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地域上都是极为有限的。
在公路方面,从1926年开始修筑的从贡井,经自流井、邓关至富顺的马路,即井邓公路(又称井富民业马路),是近代四川修的较早的运盐公路。之后,在川南盐区、川北盐区陆续有公路修建。
1936年,由四川盐运使署、四川省建设厅、公路局会商盐区公路建设提出以川南盐区公路以自流井为中心,修筑井内(自流井至内江)、井邓(自流井至邓关)、井贡(自流井至贡井)、井桥(自流井至五通桥)、井威(自流井至威远)、荣桥(荣县至五通桥)和川北盐区以三台为中心,修筑三射(三台至射洪)、射太(射洪金华至太和镇)、太遂(太和镇至遂宁)、三阆(三台至阆中)、西(西充)、南(南部)、简西(简阳至西充)、绵三(绵阳至三台)等14条公路线的设想,并相继开工。
上述公路的修建完工,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食盐的运输,但由于汽车的昂贵,购置困难,大量的盐运不得不依赖人力、畜力[49]。在运盐上,有公路的地方,基本上能用上胶轮马车、板车、黄包车等当时认为是先进的交通工具。但是,没有公路的地方,物资器材包括食盐的短途运输,还是靠人力挑抬和畜力驮运,汽车很少,用来载货的更少[50]。这就表明,在民国时期,尽管当局,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真正用汽车运盐的情况还是不多,在陆路上大都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运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