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防,男,1978年7月出生,现任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时任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党委书记的他,来到宁夏西吉县,挂职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县长助理,负责协助管理招商引资、扶贫开发、闽宁协作方面的工作,铸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闽宁情缘”。
整洁平坦的水泥村道、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方便清洁的太阳能热水器、设施齐全的村文化服务中心,热情自信的西海固人民……
黄金档期,当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山海情》里的画面一一呈现在眼前时,时任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党委书记的陈海防眼眶湿润了。因为,电视剧里的“涌泉村”,就在宁夏西吉县;电视剧里的情节,都是真实的。它不仅记录了几代人团结奋斗的足迹,而且诠释着一个个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历程。也因为,自己,也曾是这支队伍中光荣的一员,是涌泉中的一颗水珠。
竭尽全力,对口帮扶,铮铮誓言,山海为证。闽宁协作,扶贫攻坚,一个个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身影在眼前闪烁,一幅幅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24年来,一批批坚定不移跟党走、接续奋斗勇担当的福建省援宁群体从八闽大地向宁夏汇集,用奋斗定义时间,与宁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大力弘扬“接力攀登”精神,携手向贫困发起挑战,守望相助奔小康,刻写下浓墨重彩的共同记忆;用一个个奋进的身影,汇聚着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矢志不渝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深情嘱托,实现了对口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宁模式”,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2016年11月,当个头不高,麻利精干的他从福建莆田市涵江区第一次踏上西吉的土地时,来不及紧张,顾不上好奇,而是一头扎进扶贫的具体工作中去。面对一辈辈扶贫人的工作业绩,面对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想到自己的工作可以确确实实帮助到老百姓,他觉得重任在肩、任重道远,发誓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言行去踏实工作,成就一番事业。
作为一名普通而不平凡的扶贫工作者,两年时间,“汗水滴成汤,脚板磨成钢”,深入一线,废寝忘食;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不但深深爱上了西吉县的一道道山川,而且把这片土地当作第二个故乡,献言献策,多方筹措,倾情奉献,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协调人员,从当上县长助理的那一天起,陈海防就像个“风车”一样,风风火火,起早贪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助理工作,千条万缕,重在细、贵在实。作为一名协作人员,陈海防深知自己不但要腿勤脚勤嘴勤,而且在工作中要有思路,在协调中有方法,在处理中要实效。而且,他从扶贫工作的具体事务入手,深入一线查资料找数据,和大家一起,团结一心,了解民情,查漏补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工作中摸索总结的好经验倾囊相授,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西吉扶贫期间,陈海防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努力工作、服务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是他的工作准则,较强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使他能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挂职以来,他安排配套闽宁协作发展资金1300万元,选定10个贫困村作为闽宁示范村。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邀请8批46名企业家来西吉考察,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7.1亿元,已落地项目8个,投资2.1亿元。(www.daowen.com)
同时,为实施特色产业扶贫献言献策,积极作为。两年来共发展特色产业帮扶项目32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725人。此外,投资1100万元,在深度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座,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建设村级扶贫车间。投资1200万元,在园区、集镇和村里建设20个扶贫车间,鼓励5家在宁投资发展的闽籍企业参与建设运营12个,引导7家本土企业参与建设运营8个,新增就业人员600个,为18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共向福建新增稳定转移就业8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2人,占50.3%。
“我的获得感来自闽宁两地干部的联手帮扶,来自于帮扶到位显著改变。”陈海防深有感触地说。
涵江村,原来是个落后的小山村,原名烂泥滩村。从原先全乡17个行政村各项考核倒数第一、上访率第一,到现在各项考核指标正数第一,上访率为零;从原先一片烂泥滩到现在的美丽乡村,涵江村乡亲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以前,自己包扶的村子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干群关系紧张,上访缠访、聚众闹事等问题突出,是出了名的“问题村”。挂职以来,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从解决群众思想观念问题入手,以“路边会”形式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农闲、夜晚等时间,连续半年集中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思政教育,转理念、促民风。开展农民“大培训”“大实践”活动,使群众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增强发展自信。这些变化,源于援宁工作队闽宁示范村这一品牌建设,源于莆田、西吉两地党委政府以及挂职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源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向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过去了,按照闽宁协作“十三五”规划,他协调投入670多万元资金对6个闽宁示范村进行巩固提升。安排130万元用于扶持涵江村肉牛集中托养、农机等项目,创出以托管代养为主的集中养殖发展新路子。目前涵江村全村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户均6.47万元,覆盖率达91%;户均养殖5头牛、种植25亩全株玉米、建设1座饲草青贮池,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全覆盖。成功举办了农民运动会和农村文化节,以体育活动、文艺演出、文化培训、典型表彰、村企签约、农产品展示等形式凝聚人气、鼓舞士气、弘扬正气。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单位领导对他的褒奖;“严谨踏实,勤勉低调”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印象。他就像一头黄牛,在扶贫领域埋头耕耘,默默奉献;他是各项工作的实践者,不管风吹雨打,始终扎根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当他把目光穿越历史风云,追寻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留在宁夏的闪光足迹时,深深地为六盘山高闽江水长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为宁夏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感慨。
历史不会忘记发生在闽宁两省区跨越时空的携手相伴。每个倾尽全力付出的身影,都在时空中清晰定格。人们将永远铭记漫长岁月里,两省区干部群众锲而不舍、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