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大城市来到西吉这个小县城,被委以重任,对于年轻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初次接触扶贫工作的他,望着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感到工作的意义的同时,怎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不辜负组织、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怎样才能让乡民脱贫,怎样才能迅速走上富裕之路,成为他每时每刻都思考的问题。他想,只有把扶贫工作真正落在实处,才是对信任和责任最好的回答。
通过大量调查,他发现在西吉县,一个个就业岗位,就是一个个增收的渠道,就是一个个脱贫的希望。只要有一个人就业挣钱,一家子就有望脱贫;只要一家脱了贫,整体脱贫就会上个台阶。于是,他开始走村入户,发动务工人员到东部去就业。为了让更多的西吉人走出去,他还建言献策,和西吉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对赴涵江区务工人员给予一次性交通、生活补贴,对在闽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人3000元补助,两年间,共向福建省稳定转移就业18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01人。
分管扶贫工作的他,还善于总结扶贫工作的经验。通过走访他发现,由于需要照顾老人小孩,很多贫困群众无法外出就业,于是,在他的建议下,涵江区大力引导闽籍企业把车间建到西吉县的贫困村,或利用贫困村闲置房屋设立来料加工基地,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先后邀请8批46名企业家来西吉考察,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7.1亿元,已落地项目8个,投资2.1亿元,共发展特色产业帮扶项目32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725人。(www.daowen.com)
兢兢业业的工作,使他也成了大家眼里的“能人”。在他的多方奔走下,西吉县统筹协调在园区、乡村建设扶贫车间20个。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闽宁扶贫车间让帮扶资金、产业项目发挥了最大效益。并且积极筹措资金,在园区、集镇和村里建设20个扶贫车间,鼓励5家在宁投资发展的闽籍企业参与建设运营12个,引导7家本土企业参与建设运营8个,新增就业人员600个,为18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不出村、有活干、把钱赚”。此外,还投资1100万元,在几个深度贫困村建设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座,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如果说躬耕一线,确保期到必成,是他责任意识的展现,那么,转变思路积极作为是他勇挑重任的担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