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援固工作队员林超雄:产业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援固工作队员林超雄:产业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超雄,男,1973年2月出生,1995年4月参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党校文化社会学研究生毕业,现任福建省莆田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2010年7月,作为第七批援宁干部林超雄初到西吉调研,就听到了老百姓这样的议论。当时,林超雄是这样立“军令状”的。在福建援宁工作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上下共同支持下,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由福建企业家投资的2000余亩“闽宁产业园”建成了。

福建援固工作队员林超雄:产业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林超雄,男,1973年2月出生,1995年4月参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党校文化社会研究生毕业,现任福建省莆田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2010年7月—2012年7月,任莆田市秀屿区区长助理,挂职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县长助理,协助县长分管负责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工作,兼任西吉县闽宁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

“今年的福建扶贫干部又来了,不知又有什么好事?”

“还不是让出门打工?我也知道出去挣钱是好事,可是老人娃娃一大堆,自己出去了,家里没人照顾怎么办?”

“如今,年轻人都走了,剩下老弱病残的,在家咋过活啊?”

2010年7月,作为第七批援宁干部林超雄初到西吉调研,就听到了老百姓这样的议论。

晚上,回到一切都还陌生的宿舍,他久久不能平静:当他从前辈手里接过了闽宁协作的这支接力棒时,可是发了誓的,不干出一番事业不回头,不能为老百姓确实谋到福利不回头。但现在,刚接手工作就遇到了难题,接下来要怎么走?怎么才能消除贫困因子,构建可持续的脱贫体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改变?怎样才能让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工作始终以创新发展、以先行者的姿态,探索出一条真正摆脱贫困的路径?

作为年轻人,作为后备军,只有前进,不能后退;只有找办法,不能说困难。于是,他和队友一起,在一间经常缺水、缺电的简陋办公楼里啃馒头喝稀饭,找思路,想办法,挖资源,出点子,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身于闽宁互帮互助和扶贫事业中去。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他和队友发现,西吉没有工业,更没有产业园区,特别是对那些从山大沟深的地方搬迁出来的移民,怎样才能实现“搬得出、留得住”“有事干、能富裕”呢?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种养业受到限制。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才能真正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实现造血式扶贫。”于是,他和队友向第七批援宁工作队领队、西吉县委和政府提出,在移民安置区周边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园区,引进福建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把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海固,打造宁夏南部山区产业集群,形成优质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援宁模式建议。

“如果产业园区建不起来,我就继续挂职,不回了。”当时,林超雄是这样立“军令状”的。

多方求索,扶贫开发的新路被探索出来了;别出心裁,老百姓的致富路更加宽广。在福建援宁工作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上下共同支持下,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由福建企业家投资的2000余亩“闽宁产业园”建成了。这是宁夏首个以企业抱团投资的方式建设的“闽宁产业园”,也是西吉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

可第一批50名企业家来了,看了,摇头,作罢。(www.daowen.com)

“我们一定要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他不气馁,和队友一起,背着十几公斤马铃薯,坐着火车满世界招商,最终说服了国圣食品公司入驻园区,从事马铃薯加工。

不久,工业园区招商入住了福建企业13家,切实解决了东部福建企业缺工而西部西吉劳动力就业问题,填补了西吉县工业历史的空白,全面拓展了西吉县产业链条,助力了西吉县的全面脱贫奔小康。

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挂职担任县长助理的两年中,他不但坚守岗位,忠诚履职,而且多方奔走,利用各种资源筹集了社会援助资金、物资等2000余万元,完成了扶贫项目建设30多个;不但和队友一起,援助20万元续建了西吉县闽宁劳务合作信息中心,实现与福建省的劳务市场信息联网,还联系了福建50多家企业捐助113万元,建设了闽宁莆田希望小学;不但引进莆田市秀屿区一家医疗投资公司,在西吉县建设一所200个床位的民营医院,还吸引中国驰名商标“国圣酱菜”的生产商、中国体育器材品牌“万年青”的生产商等38批福建企业家到西吉县考察……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在援宁期间他荣立了二等功,被西吉县授予“西吉县荣誉市民”,而且在挂职期满之后,被西吉县人民政府聘为经济顾问和首席招商谈判代表。

面对荣誉,他却谦虚地说:“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这个团队,感谢闽宁两地的老百姓,感谢那些为了扶贫工作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们,尤其要感谢我们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群体啊。他们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支生力军,也是扶贫工作坚实的基石。是他们带着资金、技术、理念,赶赴宁夏来投资办厂;是他们开展经贸合作,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开发注入市场元素;更是他们不计得失,满怀信心,与宁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如今,这个援宁群体在西海固播下的产业种子,正在茁壮成长。一批闽宁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为当地扶贫事业注入内生动力。西吉的马铃薯产业,也冲破了制约,打通了全产业链,成为西海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板,带动家家户户打工赚钱,脱贫致富,传统产业迎来新春天。

2021年2月25日,当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时,他激动地跳了起来。

提起往事,他能说上半天:“我们的脱贫攻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付出心血的,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在打赢脱贫攻坚的这场战役中,我自豪,我是扶贫大军里的一分子;我骄傲,能够为祖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闽宁协作扶贫,是各位前辈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我们这个团队,是一支上下一心、携手同行的团队,是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的团队。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无数的扶贫人,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接续奋斗者,是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是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智慧的积极探索者。”

久久为功,滴水可穿石;接续奋斗,坎坷皆踏平。面对未来,他说:“9899万人,是2012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字。8年后,它变成了‘0’。”这样一场壮举,只能是‘人类历史’;它的形容词,只能是‘前所未有’。这样的创举,劈山破浪,将上亿人的物质生活推到了贫困线之上;滴水穿石,在十几亿人的内心世界刻下了精神坐标。”他还说:“我为自己点赞,也为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点赞!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裕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