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两地劳务协作力度,推进订单式合作

加强两地劳务协作力度,推进订单式合作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肖文地同志考虑到这一点后,优化用工环境,及时帮助解决回民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鑫龙、艾力艾等劳务基地量身定制回民食堂,解决回民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把闽宁之情体现到行动中。

加强两地劳务协作力度,推进订单式合作

传统观念影响,西吉百姓们不愿外出务工,也有一部分农民读书不多,也不懂技术,更不愿走出家门。肖文地同志却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他深入百姓内部了解各家情况,挨家挨户劝说。他深知对于西吉百姓来说,一个个就业岗位,就是一个个增收的渠道,就是一个个脱贫的希望。在肖文地的多方奔走下,针对当地百姓缺乏劳务培训和输出人员就业能力偏低的现状,通过搭建平台,加大人员交流,组织群众走出去学习,促进转变观念。他组织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营造服务型的劳务输出社会环境,打造规模化的劳务输出经济品牌。提升老百姓的信任,他将百姓们有信心有底气地送出去挣钱,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吉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对劳务输出地西吉来说,他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充分应用“老带新”引路,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讲政策、转思想,先后捐助45万元,投资建设西吉县劳务培训中心大楼,形成全县“培养促进就业,就业促进培训”的良性循环机制。他还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创造有保障的劳务输出外部条件,共向莆田输送劳务人员3500多名,其中向荔城区输入800人。对于输入地莆田市、荔城区来说,开辟新的劳务输出基地,根据莆田市、荔城区产业特点,他引导新建了鑫龙、笏立、才子集团、艾力艾等劳务基地,实现劳务基地新突破、输出方向新转变,在莆田由以电子行业为主,转向鞋革、服装等技能型行业发展。

西吉地区回族分布较多,外出务工人员也大多为回族,西吉和莆田两地地域与民俗差异较大,而对于外出务工的西吉回族而言离开家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肖文地同志考虑到这一点后,优化用工环境,及时帮助解决回民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鑫龙、艾力艾等劳务基地量身定制回民食堂,解决回民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把闽宁之情体现到行动中。(www.daowen.com)

闽宁深情,山海为证。一个个无私奉献的故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传递着激荡人心的力量。闽宁两地人民的情谊因共同奋斗而更加深厚,战胜贫困奔向小康的信心因携手同心而更加坚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肖文地同志与多年来福建援宁几十名同志,接过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接力棒,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共产党的指引下,把脱贫攻坚作为新一轮闽宁协作的核心,统领援宁工作队的各项工作,翻越脱贫攻坚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座高山,带领西吉人民步入新时代,再谱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