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援固第二批工作队领队:带领群众致富的马专员

福建援固第二批工作队领队:带领群众致富的马专员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月初,马国林带领福建省第二批援宁工作队的9名队员来到宁夏固原,开展闽宁协作,挂职固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针对固原的气候特征,马国林带领福建省的农学专家考察、论证,提出在固原种植谷物。了解到蘑菇在宁夏的生长情况后,马国林便开始对当地老百姓做动员工作。为了保障这些务工者的收入,马国林促使闽企采取计件工资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宁夏务工者的劳动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收入。

福建援固第二批工作队领队:带领群众致富的马专员

阳春三月,本是风轻柳柔、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可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却是沙尘暴肆虐,风吹沙土跑,光秃秃的山峦浸泡在干燥呛人的空气中,空气干燥得随时有“自燃”的风险。

正值1999年的春天,宁夏西海固地区正遭遇最严重的大旱,人畜饮水告急、粮食作物告急……史无前例的干旱,笼罩着西海固大地。

4月初,马国林带领福建省第二批援宁工作队的9名队员来到宁夏固原,开展闽宁协作,挂职固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1999年4月至2001年6月,马国林的工作履历在“贫甲天下”的西海固定格。

在来宁夏之前,马国林就有思想准备,对同事们说:“我有在艰苦地区工作的经历,大西北需要我这样的人。”

让马国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宁夏还没有开通高速公路,他从福建转机到银川后,坐上车在沙石路上颠簸一整天才到达西海固。沙尘暴隔三差五光顾西海固,干裂的土地向天张着大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黄土味。靠天吃饭的西海固老百姓,只能靠零星的降雨并自己挖井(窖)屯水,以供人畜应用,至于庄稼的旱涝,只能听天由命。在西海固,水跟油一样金贵、稀缺,马国林到老百姓家里调研,连一碗水都不敢多喝。

“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要急需解决的,这才是闽宁扶贫协作的意义所在。”马国林说,“既然缺水,那就从‘水’干起。”

马国林请来工程技术人员,头顶烈日,冒着沙尘暴,在西海固干涸的土地上寻找水源,脚底板磨出了水泡,嘴唇干裂结了血痂,脸庞晒黑了,一道道皱纹清晰可见,技术人员有些泄气了,马国林还是鼓励大家早出晚归,坚持在山谷、平川、沟底可能有水源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找寻、勘察,当技术人员把第一口水井的位置锁定在固原甘城乡时,引来好多老百姓的疑虑。当地老百姓都说,甘城子历来就没有丰足的水源,单从字面谐音来理解,就是一个干涸的城池。

马国林不死心,他既相信科学,也相信技术员的勘察结果。马国林协调各方力量,在甘城乡开始掘井。当钻头深入西海固干涸的大地时,宛如啄木鸟在枯树上啄出让人兴奋而温暖的声音,引来了周边好多老百姓围观。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井深一尺一尺增加。当井深达到456米时,一股清澈的水源,从西海固的深层喷涌而出,这天是6月26日。这注定是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老百姓奔走相告,争相品尝甘甜的井水。一位老者喝下第一口清纯的井水时,热泪盈眶,紧紧握着马国林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马专员!”

从勘察找水源,到打出每日出水量800立方米的水井,仅用了80天时间。在“无水死区”找到水源,老百姓无比兴奋,马国林看到了新的希望。马国林带领乡亲们继续在西海固打水井、挖水窖,在大旱之年解决了人畜饮水燃眉之急。

随后的日子,马国林奔走在宁夏南部山区,充分了解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后,提出了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搞好示范项目、扶智扶贫并举、科教扶贫和经贸合作等重点工作思路。针对固原的气候特征,马国林带领福建省的农学专家考察、论证,提出在固原种植谷物。1999年秋季,当地的谷物获得了丰收。

要让“荒漠”变“绿洲”,得从哪里下手呢?马国林想到了蘑菇。早在1997年,时任福建省闽宁办主任林月婵到宁夏调研时,就曾将有着“蘑菇之父”之称的林占熺教授带到宁夏。干旱是宁夏的劣势,这种劣势对于蘑菇培植来说是否能“祸福”转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适宜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蘑菇,不但有助于缓解粮食短缺难题,为人类提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更有助于治理荒漠化,防止水土流失。了解到蘑菇在宁夏的生长情况后,马国林便开始对当地老百姓做动员工作。然而,由于对市场的不确定,当地人对种植蘑菇热情不足。当时蘑菇一斤的收购价是2元多,虽然价格吸引人,但大伙还是担心卖不出去。(www.daowen.com)

卖不出去怎么办?马国林在老百姓面前把胸膛拍得咚咚响:“我以专员的名誉给大家担保签合同,如果蘑菇收购价格低于合同约定价,我掏腰包给你们补偿。”

有了马国林的“定心丸”,有农民大胆地开始尝试。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带着20多名老百姓,在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废弃的土窑里,开始了一项项技术攻关。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批蘑菇出棚后,在当地就一销而空。1999年,当地种出的蘑菇供不应求,不少家庭的收入在3000元以上。

马国林认为,扶贫的重点要以解决温饱为重点,让老百姓得实惠。福建有产业转移的要求,宁夏有资源的优势,马国林将群众与劳务产业发展相结合。

当时,宁夏西海固地区人民年均收入只有几百元,气候恶劣,经济困难,要想短时间致富实属不易。马国林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村民的日子好起来,就要带着他们走出去。

1999年至2001年的两年间,莆田的新威电子公司、漳州的台商投资园区,以及晋江的服装鞋帽公司等陆续接收4万多名宁夏务工人员。为了保障这些务工者的收入,马国林促使闽企采取计件工资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宁夏务工者的劳动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收入。

在第一批到福建务工的宁夏人通过劳动致富后,越来越多的西海固人走了出去。当时一名务工者的月收入约700元,扣除开销,净收入和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劳务输出成了西海固人的“铁杆庄稼”,一人打工,全家致富。

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同样吸引来闽商落户,为当地老百姓打造劳动致富的新平台。

宁夏南部山区为典型的半干旱黄土高原,十年九旱。但马铃薯的需水期和当地的降水期一致,其种植恰好能避开干旱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份,亩产仍能达到1000斤左右。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马铃薯的优良品质——淀粉含量高、口感醇厚、耐储藏。

马国林看到了其中潜藏的机遇,在引进了七八家福建马铃薯加工企业后,当地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马铃薯滞销了。当时马铃薯一斤的收购价为0.3元,因为之前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不多,农民经常要排长队等收购,现在就不一样了。马国林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亩产量3000斤计算,农民人均收入可达近千元,土豆变“金豆”了。

“宁夏,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马国林肯定而深情地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