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规模工业化与技术转移探析

大规模工业化与技术转移探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源委员会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和员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国营工业的基本力量。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努力发展国营工业,鼓励发展民营工业,发挥了原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在钢铁工业领域,主要恢复和发展鞍山钢铁公司,其钢铁产量逐步回升。

大规模工业化与技术转移探析

20世纪50年代初的经济恢复是在1949年留下的2 700个大企业(费正清,1990)74,以及民营工业、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多数企业是接收国民政府经营的厂、矿、公司等。仅资源委员会就主办了121个公司或总机构,共有1 000个生产单位和若干研究勘测及服务性事业单位,职员32 800多人,工人60—70万人。其中,职员的40%为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工人中约有22万技术工人(季树农,1988)。资源委员会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和员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国营工业的基本力量。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努力发展国营工业,鼓励发展民营工业,发挥了原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经过3年的努力,中国工业在1952年恢复到40年代的最好水平,已经能够生产大型的机床、冶金设备、发电设备等。在钢铁工业领域,主要恢复和发展鞍山钢铁公司,其钢铁产量逐步回升。1949—1952年,鞍钢生铁产量为211.95万吨,占全国生铁产量的45.9%;钢产量为191.9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63.58%;钢材产量为109.93万吨,占全国钢材产量的46.83%(鞍钢史志编纂委员会,1991)。在有色金属方面,重工业部迅速恢复了原来停产的工厂和矿山,并扩建和新建了若干冶炼厂,使铜、铅、锌、锡、锑、汞6种金属在1952年的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4倍。到1952年,许多工业生产基本上恢复到战前的最高产量,国家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国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超过50%。(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