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被迫开放与自强运动的历史意义

被迫开放与自强运动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的开放和改革是由外患诱发的。此后,清朝一再败给列强,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接受列强提出的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固定关税等要求。曾、李、左等人都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兴办洋务,启动了自强运动,即以制造军用船炮为主导的工业化和技术现代化运动。日本的威胁为奕、李鸿章等自强派官员引进近代技术提供了理由。清朝派沈葆桢率兵赴台交涉、驱逐,日军在双方签约后撤离。

被迫开放与自强运动的历史意义

至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相继完成了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进入工业社会,实现了由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变革,并且产生了不断开拓产品市场与寻求新资源的需求。英、法等国以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力向亚洲扩张。此时,清朝在海上的影响力已远不及明朝郑和西洋时代,水师装备水平远在欧洲海军之下,并且清朝对西方世界扩张的威胁是没有预见和必要准备的。

清朝的开放和改革是由外患诱发的。19世纪初,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向清朝走私鸦片,获取厚利,以有效抵消对清朝的贸易逆差。这使白银大量流出中国,并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绝鸦片贸易,这最终招致英国在1840年6月对清朝开战。清朝军队训练不足、装备落后,抵挡不住英军坚船利炮的攻击。1842年8月清朝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此后,清朝一再败给列强,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接受列强提出的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固定关税等要求。如此,清政府不得不接受技不如人的现实,被动地融入世界,逐步接受西方强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与贸易规则。面对列强,清朝不但要放弃朝贡制度,还要向战胜国赔款,显著降低了对国际贸易的掌控能力,财政负担加重,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受到棉纺织品、鸦片等进口货物的冲击。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军的惨败让恭亲王奕等重臣痛感掌握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此后,英、法、美、俄等列强与清政府在领土、贸易、航行、传教、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派公使常驻北京。这促使清政府在1861年3月在传统体制之外,另成立由恭亲王奕负责、有“洋务内阁”之称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及后来兴办的海关、军事、工业、交通教育等新事业[2]。总理衙门在与列强交涉过程中需要了解它们的意图,掌握并利用国际规则。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根据总理衙门的需求,将惠顿(Henry Wheaton)的《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译成中文著作《万国公法》(1864年)。

西方列强扩张的主要目的是谋取经济利益,而非推翻清朝的统治。它们需要一个能够履行条约、使其获取利益的政府。这种态度有利于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捻军等对清朝统治构成巨大威胁的农民起义。1860年与英、法等列强签约后,清政府全力“安内”,重点围剿太平军,且因八旗军和绿营军力量不足而倚重汉族士绅组织的地方武装。1860年6月,咸丰帝任命湘军首领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湘军攻占安庆之后,曾国藩举荐李鸿章,派他招募淮勇,促成淮军崛起。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清朝的皇权被削弱,而督抚大员们则扩大了地方军政权力。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时就积极了解“夷情”,搜集有关外国地理、火器与兵船的资料,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魏源,1976a)。魏源受到林则徐的影响,强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1849),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主张官商应该设厂制造火炮轮船火车、龙尾车等,以为“我有制造之局,则一二载后,不必仰赖于外夷”(魏源,1976b)。不过,林、魏的主张并未影响清政府的决策[3]。清政府试图从本土找出御敌良器,包括传教士传入的火器技术。

太平天国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师夷之长技”提供了机缘。湘军、淮军在对太平军的作战中尝到了采用洋枪洋炮的甜头。1861年1月5日,曾国藩上奏朝廷,提议“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齐思和,1979)。此意得到深知西洋枪炮利害的恭亲王奕的支持。8月23日,曾国藩在奏折中说:“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中国史学会,1961a)。这正与奕和桂良等人“所谋暗合”。此后,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曾、李、左等人都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兴办洋务,启动了自强运动(又称“洋务运动”),即以制造军用船炮为主导的工业化和技术现代化运动。(www.daowen.com)

1861年12月,曾国藩在湘军攻占的安庆创办“内军械所”,聘用徐寿、华衡芳等人修造枪炮,1862年试制轮船。李鸿章派英国军人马格里(Sir Halliday Macartney)在上海开办洋炮局,淮军所用洋枪洋炮在围剿太平军时收到实效。攻占天京之后,洋务派加紧筹划引进欧美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其长远目标显然是“御外侮”。1864年,李鸿章[4]买下英国军舰配备的少量机器,装备了自己在苏州办的洋炮局。1865年,丁日昌受李鸿章、曾国藩委派在上海虹口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先收购一家外商铁厂并仿制其“制器之器”,以扩充生产。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设局制造轮船,获准后在福州马尾筹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聘法国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guel)、德克碑(Neveue Paul Alexandre D’Aiguebelle)为船政局的正副总监。左宗棠在同年10月得知自己将调任陕甘总督,遂推荐江西巡抚沈葆桢主持船政局。此外,清政府还创办了金陵机器局(1865年)、天津机器局(1867年)、兰州机器局(1872年)、汉阳枪炮厂(1892年)等二十多个制造军械的企业。

日本的威胁为奕、李鸿章等自强派官员引进近代技术提供了理由。日本在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以1871年12月琉球人漂到台湾南部被土著居民杀害为借口,于1874年4月派兵侵台。清朝派沈葆桢率兵赴台交涉、驱逐,日军在双方签约后撤离。此事引发朝廷的海防大讨论。1874年12月,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就总理衙门恭亲王等奏请的“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进一步阐述如何筹划海防: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为加强海防,朝廷采纳了洋务派建水师、练兵等主张,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拨白银400万两,用于建设北洋、南洋、粤洋三支水师。1875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奉命创建北洋水师,通过总税务司赫德首先向英国订造舰船。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正式成军,大约花费了2 000万两白银。这支亚洲最大的舰队有军舰、运输船等105艘,其中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为德国建造。主要舰长和军官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大多还曾留学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

三十多年的自强运动成效如何,主要看清政府能否成功地安内和御外。清政府成功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平定了西北叛乱,打败了入侵新疆的中亚阿古柏武装,这些都证明清朝引进先进技术和办军事工业是很有成效的。相比之下,清朝的海防基本上是失败的。1894年,朝鲜政府请求清朝派兵帮助平定内乱,日本借机向朝鲜派兵。日本海军以北洋水师为假想敌,虽在主力舰的吨位、装甲和火炮口径等方面不及北洋水师,但在航速、火炮速射等性能方面后来居上[5]。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护航的运兵船,引发中日海战。1895年2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游战洪,2008),李鸿章代表清廷在同年4月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恶果标志清朝海防和自强运动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也由单纯的对近代先进军事、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引进,转为政治教育体制的全面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