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决战于官渡。大战之前,实力偏弱的曹操阵营中一直人心惶惶,多数人都对曹操不抱希望,认为袁曹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袁绍号称70万大军,曹操只有几万人马,根本没有希望获胜。于是,曹操阵营中很多人开始利用各种关系与袁绍阵营中的文臣武将私下沟通关系,希望能在曹操失败后给自己找条出路。
结果是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在清理袁绍逃走后留下的文件时,发现了很多曹操阵营中的官员与袁绍阵营中的官员私通的信件。有人建议全部拆开,找出所有“墙头草”,并严惩不贷。就在这些下属人心惶惶以为要大难临头之际,曹操下令将这些信件不拆封、全部烧毁。曹操说,在袁绍实力强大之际,连我都对能否获胜没有信心,何况其他人呢!
一个聪明的老板,不会让员工在自己与利益之间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
有一名以建造的房屋华丽稳固而出名的建造师,年纪大了,快要退休了,老板希望他再建造最后一栋房屋。建造师以自己年纪大了无力再进行浩大工程,把建造任务推荐给了自己的徒弟……最后老板说,这房子是我送给建造师的退休离别礼。建造师悔之晚矣。
这个故事里的老板看似给建造师惊喜,其实在故事结局告知真相的时候,这一举动意味深长。他用隐性又刻意的方式去考验建造师的人性。建造师尽心竭力把一生献给了工作,却在最后一次的考验里,交出了人生不及格的答卷。可以看出,一开始老板就有考验建造师的心态,说穿了就是基于对建造师的猜忌和不信任,他的别有用心,具有一定的欺骗行为。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也许一直在上演。用金钱去考验感情的真诚度,用一份更好的工作去考验员工忠实度。人性的光辉需要在一片净土上方能熠熠生辉。因此,培育使人善良的土壤远远比考验人性更重要。
从该案例可以看出,信任是最好的投资,也将得到最好的回报。作为企业家需要有这份胸襟,去信任跟自己共同打拼的人。在企业这条共同的大船上,每个人都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其实作为员工是希望借助企业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这种“借力而为”的方式比自己赤手空拳去商场创业打拼要容易得多。企业家要看清楚优秀员工的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就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帮助配备必要的团队和工作条件,明确共同的战略目标方向,完备长期短期激励体系,在过程中不断地帮辅协同。(www.daowen.com)
信任与监督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共生体,如果仅有信任而没有监督,就会使人放松思想,丧失警觉和责任;反之只有监督没有信任,上下级之间就很难有默契配合;无论缺失信任或监督之中的任何一种,最终都会导致事业受阻。曾经大名鼎鼎的巴林银行,就因为对操盘人毫无节制的信任,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轰然倒塌。这个导致巴林银行覆灭的人叫尼克·里森,曾经是国际金融界的“天才交易员”,在日经225期货合约市场上,有着“不可战胜的里森”之称,历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
这样的职位在全世界大型银行中并不算稀有,掌握同等权力的人有很多,但因为巴林银行管理缺失,导致里森这样的经理变相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权力——能够任意购买他们认为看涨的股票、期货,不用上报,也不用接受监督。
虽然后来巴林银行高层解释说,这是为了让管理层们能够得到重新信任,并放手去做事,才没有对监督进行明确规定。1994年下半年,里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大涨,于是大量买入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但次年1月,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里森所持有的期权遭到重创。事情如果到此为止,并不能撼动庞然大物般的巴林银行,对于里森也不会有太大的名誉损失,毕竟天灾是谁都不能预料的。
可是,里森决心要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这种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完全是一种赌博行为,每下跌一点都将让巴林银行蒙受巨大损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森所持有的头寸损失就接近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而且巴林银行的危机给本就深跌的日经225期货造成了更大的恐慌性下跌。最终这家有着233年历史的、在英国曾发挥重要作用的银行宣布破产。
信任只有在安全系数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威力。失去了监管的信任,就等于掺杂了魔性,盲目的信任将成为不可控制的魔兽,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当然其自身也受到社会舆论、道德、制度甚至法律的严惩。只有将监督看成是一种机制,不是针对谁,与谁过不去,而是依靠制度的力量,才能达成工作目标。与其说监督是一种约束,不如说监督是爱护和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