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朝时期中国人在苏禄、吕宋及西班牙殖民地的移民史

明朝时期中国人在苏禄、吕宋及西班牙殖民地的移民史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抵马尼拉后与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守军交战,驻菲军队总指挥戈第被林凤部所杀。最早明确记载华人在菲律宾居留情况的是西班牙殖民者。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盛行时期,中菲之间的“大帆船贸易”,使得华商来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地从事贸易者的人数日渐增多。菲人称中国人为生意人,足见其经济动因。西班牙殖民者对华、菲两族人民分而治之加上挑拨离间的手法,是造成华菲隔阂与矛盾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明朝时期中国人在苏禄、吕宋及西班牙殖民地的移民史

至明代中叶,又出现了冯嘉施兰、吕宋、合猫里、猫里务、网巾礁老、古麻剌朗、沙瑶等新的古国并立,其中以北部的吕宋和南部的苏禄最为强盛。苏禄从元朝时期一直存在至19世纪中叶,是菲律宾历史上存在最长的古国。1379年(明朝初期),有华人到菲律宾传授酿酒法;1644年明朝灭亡,华人移居菲律宾达到高潮。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通过海舶技术的革新推动了海上贸易,让更多的中国人踏上了下南洋的征程,其中就包括前往菲律宾群岛谋生。郑和或其随行人员曾3次对菲律宾的仁牙因、马尼拉、民都洛和苏禄群岛进行访问,促进了中菲国家关系、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这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中国人乐意前往菲律宾从事贸易,甚至长期定居,与当地人通婚。“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吕宋(今菲律宾)开洋,募华人为市。初,无以应者。镇商李寓西、陈斗岩首航吕宋与贸,获巨利归。安平(福建安海旧称)人乃多从而趋之,几至十家而九。去者或久客不归,间有籍居生长子女者。”[3]随着中菲通商贸易的兴隆,因业务需要或为躲避台风滞留在菲律宾的中国商人日益增多,也有人是专门下南洋经商的。他们散居在菲岛各处,在当地娶妻生子后定居下来。

活跃于广东、福建和台湾沿海的中国海盗林凤,被官兵追剿而漂洋逃遁。1574年,林凤率领战船62艘、士兵2000人、妇孺1500人,还有众多的各业工匠向菲律宾进发,作久居之计。抵马尼拉后与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守军交战,驻菲军队总指挥戈第被林凤部所杀。西班牙总督拉维萨里斯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反扑,最后林凤败退至邦阿西楠建立居留地。1575 年,林凤被围四个月后,沿河出海回国。但所乘30艘船都是小船,无法载走所有随行人员。可以想象,林凤带走的应多是作战士兵,留下的当多是妇幼和工匠。这些人为了求生,避开殖民者而进入吕宋北部山区,与当地的伊戈洛特族人杂居、通婚,向他们传授中国的耕作技术和手工艺。最早明确记载华人在菲律宾居留情况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据史料汇编《菲律宾群岛》(The Philippine Islands,1493—1898年)所载,1570年5月驻菲军队总指挥戈第抵达马尼拉时,发现那里住着40名已婚的中国人和20名日本人;而当黎牙实比1571年再次进攻马尼拉时,发现居住在那里的华人有150名[4]。据Alip估计,至1565年黎牙实比登陆菲岛的时候,那里的中国人很可能不少于1000人[5]。到17世纪初,定居菲律宾的华人超过1万人。(www.daowen.com)

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盛行时期,中菲之间的“大帆船贸易”,使得华商来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地从事贸易者的人数日渐增多。有些华侨商人久住不归,聚居在涧内(Parian,市场之意)生活,人数逐渐增至几万人。1582 年,西班牙殖民当局为便于对华侨的防范、管理、控制、征税和敲诈勒索,在马尼拉城北与巴石河之间的荒地围以栅栏,令华侨在其中居住,称此地为Parian(翻译成“帕里安”或“八连”),它处在圣加夫列尔堡的枪炮射程之内。在西班牙人踏上菲律宾宿务岛时就发现有中国人,即把华人称作Sangley,闽南语为“商旅”或“生意人”。菲人称中国人为生意人,足见其经济动因。此外,在宿务等地也曾设有“八连”。西班牙殖民者对华、菲两族人民分而治之加上挑拨离间的手法,是造成华菲隔阂与矛盾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