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隋朝时期华商就陆续到过文莱,隋唐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的人民便开始向文莱移民和定居,并开始参与文莱的国家建设。20世纪初期,西方人在文莱境内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进行开采,他们输入了大批能吃苦耐劳的华工。现在文莱两个主要的石油城市诗里亚和马来奕就是由当年华工用血汗建设起来的。随着石油业的发展,商业与其他服务行业也相继发展起来,这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华人再到文莱谋生。于是文莱华人人数又与日俱增,一跃而成为文莱的第二大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25%。华人在文莱的经济领域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他们不仅是油田的普通劳工,而且有相当数目的新一代华人成为油田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此外,文莱城市和乡镇的商业与服务行业大部分也是由华人经营。华人有良好的经商和农垦技能,他们移居此地后,或同文莱人合股经营各种企业,或从事信贷和经纪行业,或经营各种经济作物种植,很快就在经济领域中崭露头角,替代了马来人。总之,华人为文莱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地人以“华人是文莱城的建造者”来赞誉他们。目前,文莱各主要市镇的百货、商场、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等,不少是由华侨华人经营。随着都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种服务行业如餐馆、旅业、建筑业、航运、运输业等也大部分由华商投资经营。华侨华人在商业活动中既得到了利益,也为文莱的经济贸易发展和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做出了贡献。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曾多次应邀赴文莱考察访问,他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看到一条被称为“王总兵路”(一说是“王三品路”)的街道。杨新华认为,这是为了纪念与文莱有密切关系的伟大航海家王景泓,他是郑和的副将。文莱政府用王景泓的名字命名街道是显示文莱对中文友好交往的重视。杨新华考证,据《新编郑和航海图集》图示,郑和船队是在第二、第五次下西洋时到达文莱国的。《郑和下西洋往返时间及所经国家和地区简表》也有明确记载。此外,明代陆容撰写的《菽园杂记》记有郑和船队到过渤泥国,这一佐证,可信度颇大。杨新华在文莱的考察期间,还听说了许多与中国有渊源的传说,如华人王三品娶了文莱第一任苏丹毕沙雅人的公主,成为第二任苏丹,生了个女儿嫁给阿拉伯人阿里,于是阿里成了第三任苏丹。因此,文莱苏丹有三种血统,即毕沙雅、阿拉伯和中国。至第三任苏丹之后,凡举行登基典礼,三族服装都要具备。如今,文莱举行重大活动,要穿马来服、中国服和少数民族服装[2]。《明史·婆罗传》称:“婆罗又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万历时,为王者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留居其地,其后人竟据其国而王之。邸旁有中国碑。”明朝张燮撰写的《东西洋考》也有相似的记述:“文莱……俗传其国王为闽人,随郑和征此,留守其地。故王府旁有中国碑。”[3]上面两则引文都提到文莱国王为闽人,根据其年代,这位闽人很可能就是《文莱王室世系书》中记载的明朝官吏王三品。(www.daowen.com)
中国同文莱长达1000多年的交往中,向来都是以礼相待,平等相处。即使在15世纪中国明朝拥有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船队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时,也未曾以武力征服他国。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访问过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增强了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包括文莱的友好关系。同中国友好亲善的对外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代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西方列强东来虽只历时二三百年,但他们倚强凌弱,用比东方国家先进的武器强行打开他们的国门,掠夺他们的财富,强占他们的国土。中国和文莱都曾遭此厄运。文莱自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为殖民地)之后,同中国保持了1000多年的官方友好关系完全中断了。直到1984年1月1日文莱才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恢复国家主权。对此,中国政府立即表示祝贺。华人在文莱的社会地位很微妙。在政治上,他们的公民权受到了严格限制,表达政治诉求的机会很少;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也受到马来人特权的影响。尽管如此,华人在经济领域仍保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在商贸业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也是除政府部门以外其他行业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很多人活跃在石油业、建筑业、进出口业,有的甚至进入了这些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行列。此外,华人被允许组织社团,也可以发展华文教育和自己的宗教,维持和发展华人族群意识。1991年9月30日,中文两国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以后,两国关系发展良好,特别是文化、经贸往来势头良好,这有利于当地华人的生存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