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移民婆利(婆罗)与勃泥(渤泥)

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移民婆利(婆罗)与勃泥(渤泥)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世纪时南北朝的梁朝、隋朝和7世纪到9世纪的唐朝,将该国称作“婆利”。唐朝末年和宋朝,我国史书将“婆利国”改称为“勃泥”或“渤泥”。唐朝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两国贸易量的逐渐扩大,中国东南沿海的人民便开始向文莱移民和定居了,并且逐步与当地土著人民建立了姻亲关系。他们当中以姓林者居多,疑系中国福建沿海一带的人。

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移民婆利(婆罗)与勃泥(渤泥)

5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史书就已经对文莱历史有所记载,称其为“婆黎”,其控制范田相当于现在的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沙捞越、沙巴及现在的文莱本土。6世纪时南北朝的梁朝、隋朝和7世纪到9世纪的唐朝,将该国称作“婆利”。唐朝有时也将其称作“婆罗”。唐朝末年和宋朝,我国史书将“婆利国”改称为“勃泥”或“渤泥”。从公元6世纪开始,南北朝隋朝时期华商就陆续到过文莱。

唐朝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两国贸易量的逐渐扩大,中国东南沿海的人民便开始向文莱移民和定居了,并且逐步与当地土著人民建立了姻亲关系。起初,中国人移民文莱主要是为了发展龙脑的贸易,后来文莱发现了铁矿,不少中国人就移居那里开采铁矿和建立冶铁基地。20 世纪80年代,在婆利沙捞越(原属文莱,现属马来西亚)山都望地区——宋加武儿发现一个规模宏大的工业遗址,经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鉴定,该工业区是中国唐宋时期的泉州人前去开辟并建立起来的。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文莱河的支流甜柑河共发掘出土较为完整的文物5万多件,内容包括中国唐代钱币1000余枚,其余为中国唐代以后的陶瓷器、铜器、金器、木刻器具和骨骸等。(www.daowen.com)

1972年,德国碑文学家傅吾康教授在文莱发现了一块南宋华人的古墓碑。从碑上镌刻的文字可以得出,该墓碑立于1264年,属于泉州人蒲氏。宋末元初的战乱也迫使沿海地区的大批中国人和不愿投降元朝的一批宋朝水师逃往渤泥(今文莱)躲避战祸,并在那里定居和繁衍生息。据说,现在当地的杜逊人就是那批宋朝水师与当地人结婚而生的后裔。他们当中以姓林者居多,疑系中国福建沿海一带的人。元朝皇帝忽必烈派大将史弼前往爪哇平乱时,路经加里曼丹,曾有大批华人留居渤泥(今文莱)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