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移民在老挝:亲美亲越的历史足迹

中国移民在老挝:亲美亲越的历史足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5年12月2日,在万象召开的老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同时中国移民不再进入老挝,老挝华侨华人也难回国,所以一部分华侨选择了“落地生根”,加入老挝国籍,以便于经商活动。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前,华人在老挝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老挝全国仅有的100余家工厂几乎全为华人所办,商业的80%控制在华人手中。

1954年法国撤军后,美国积极在老挝扶植亲美势力,多次策划政变,策动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并进攻解放区,老挝内战再起。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5年12月2日,在万象召开的老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977年,老挝宣布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阶段,其结果是在社会各个领域推行更极端的措施,扩大了打击面,全面地威胁了华人谋生的空间。

老挝1954年独立后,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潮,移居老挝的华侨人数急剧增加,20世纪60年代达4.5万~ 5万人,约占老挝总人口的2%。由此带来了商业和经贸发展的契机,吸引大批华侨华人移居老挝,大部分移民来自泰国,华侨华人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增至接近10万人(祖籍潮汕者为多),其中以首都万象最多,约有3万人,约占万象人口总数的1/3,全国有华校12所,华文日报3家(《寮华新闻》《永珍日报》《寮声日报》),总发行量3000份。20世纪70年代中期,老挝华侨华人约15万人。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虽然老挝政府对华侨华人出入境、经贸等方面进行了某些限制,但是其政策的实施较为缓和,影响有限。同时中国移民不再进入老挝,老挝华侨华人也难回国,所以一部分华侨选择了“落地生根”,加入老挝国籍,以便于经商活动。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前,华人在老挝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老挝全国仅有的100余家工厂几乎全为华人所办,商业的80%控制在华人手中。(www.daowen.com)

1975—1986年间,老挝领导人为了快速实现把非泰语民族融合进占主体地位的佬泰族和推行“社会主义革命”,老挝当局仿效越南政府,推行极“左”激进的经济、政治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在城市里实行国有化运动,没收外来居民(华人、越南人、欧洲人等)的财产,封闭外来居民商店和工厂等。虽说政策的推行不分国籍,但绝大多数以华人为对象,所以老挝华人遭受损失尤其严重。该政策促使大批外来民族离开老挝。20世纪80年代初期,老挝华人人口从40000人减少到10000人。政府激进的政策引起了少数民族的反抗,其中苗(蒙)族的反抗活动最为激烈,遭到政府的镇压。大批的苗族人经过泰国逃往西方国家,成为难民。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老挝逃出去的苗族难民,美国有40000~50000人,法国有6000~8000人,圭亚那约有1000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2000多人。来自印支的华人难民,在世界各地组成了约150多个越棉寮华人社团。1983年,世界越棉寮华人社团联合会在台北成立。虽然老挝当局的剥夺“资产阶级”政策对华侨华人的生计打击很大,但是总体而言,不像越南政府在越南采取的剥夺和驱逐华侨等的措施那样极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