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中国移民南掌国和泰法日殖民地的历史探析

明清时期中国移民南掌国和泰法日殖民地的历史探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澜沧王国,在中国古代又被为南掌国、兰沧国、缆掌国等。琅勃拉邦王国靠近中国边境,仍旧以“南掌国”的名义向清朝朝贡。泰国苗族的根在中国,他们于19世纪上半期从中国迁入老挝后,又从老挝进入泰国北部,从而成为老泰两国的跨境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内战期间、战后,迁往老挝法国殖民地的华侨、国民党残余部队人数大幅度地增长。在老挝设立的万象中华理事会,是法国殖民当局间接统治老挝华侨的机构。

明清时期中国移民南掌国和泰法日殖民地的历史探析

1353年,法昂王建立澜沧王国(1353—1707年),定都琅勃拉邦,这是老挝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澜沧王国,在中国古代又被为南掌国、兰沧国、缆掌国等。1707—1713年,老挝澜沧王国先后分裂为北部琅勃拉邦王国(1707—1893年)、中部万象王国(1707—1893年)和南部占巴塞王国(1713—1905年)等三个王国。琅勃拉邦王国靠近中国边境,仍旧以“南掌国”的名义向清朝朝贡。1778—1893年三国沦为暹罗(今泰国)属国。1893年法暹战争之后,琅勃拉邦王国脱离暹罗统治,与原万象王国地域合并,成立寮保护国(老挝法国保护国),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05年,占巴塞王国并入寮保护国。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6年,法国势力卷土重来。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战役中失败,承认老挝独立并撤军。

文献记载,中国明朝时已有华侨居住在老挝。老挝的瑶民主要分布在琅勃拉邦王国(清朝称之为南掌国)会晒、丰沙里、沙耶武三省,大多是18世纪从中国移居来的,他们在许多方面仍然保持着与中国瑶族相似的风俗习惯。泰国苗族的根在中国,他们于19世纪上半期从中国迁入老挝后,又从老挝进入泰国北部,从而成为老泰两国的跨境民族。拉祜族的起源地在中国境内的甘青高原,其先民为古羌氐部落或羌人族系。老挝的拉祜族在19世纪下半期从中国的云南省迁入老挝的琅南塔省、波乔省,20世纪上半期随着中国国内局势的变动,继续有部分拉祜族向老挝和缅甸迁移。老挝琅南塔省南塔县塔噢村的叁刀族人说他们在80多年(20世纪初期)前从中国的西双版纳迁移到丰沙里省,再从那里迁移到现在的住地。该村的老人已经不太会说叁刀话,年轻人则根本不会。泰泐族(Tai Lue)与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傣族为同族,他们先是从西双版纳往老挝的琅南塔省迁移,南塔河两岸至今仍分布着24个泰泐族村庄。之后,他们有的向南迁移到琅勃拉邦,有的向西渡过湄公河到达泰国北部的南府、清莱等地居住。

19世纪末之前,西南边陲的云南和广西两地就有一些小商贩前往老挝经商和定居。19世纪末,越南、泰国等国的华商开始移居老挝。法国殖民者为拓展经济、开发资源,极需庞大的劳动力,他们允许华侨华人无偿开垦土地,免征收出入口货物税,自由出入境等,以吸引更多的华侨华工移民老挝,并鼓励过去移居越南及柬埔寨的老挝华侨华人重返家园。从19世纪末法属时期开始,移居老挝的华侨华人日渐增多,约有5000人。20世纪初,法国殖民当局限制华侨进入印度支那地区,老挝华侨人数从 1921 年的6710人降到20世纪30年代的30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内战期间、战后,迁往老挝法国殖民地的华侨、国民党残余部队人数大幅度地增长。1948年,法国殖民当局应中国国民政府的要求,在印度支那建立管理华侨的半官方组织——中华理事会,取消战前为了管理华侨而按华侨籍贯设立的各帮公所。印度支那中华理事会总部设在西贡,又在印支三国各设中华理事会,互不隶属,各自向法国驻印度支那高级专员负责。在老挝设立的万象中华理事会,是法国殖民当局间接统治老挝华侨的机构。(www.daowen.com)

老挝华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代之前就有华人迁居老挝,而华人大批移民定居老挝则是在100多年前。老挝华人主要以广东汕头的潮州人和云南腾冲红河、景东、景谷人为主,也有部分广西人。其中经济实力较强的潮州人多数为抗战前后从泰国迁入的,与泰国的经济联系亦较为密切。老挝的云南籍华人多聚居在上寮的川圹和丰沙里一带,过去大多从事马帮运输和经商。华人进入老挝的路线:一是从广东或云南经越南进入;二是从泰国过湄公河到万象及沿岸城镇;三是从云南和广西直接进入。丰沙里一带是老挝的革命根据地;川圹则是老挝开发较早的省份,对移居老挝的华人有较大影响,因而这一带的华人中出了不少革命家、政治家。近百年来,老挝华人不仅为老挝的开发做出了贡献,而且为老挝革命的成功做出了牺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