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20多个民族。93%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占族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高棉族是主体民族,笃信南传佛教。少数民族有占族、京族、华族、普农族、老族、泰族、缅族、马来族、斯丁族等。柬埔寨语(又称高棉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政府部门使用较普遍。华语、越南语是普通市民中使用较多的外语。
1.高棉族
高棉人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后,迄今已经成为柬埔寨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的80%。高棉文化源远流长,高棉语还是全国的通用语言。高棉人分散居住在柬埔寨全国各地,尤其多居住在洞里萨湖附近和湄公河低地平原。高棉人的住房一般为人字形干栏式的高脚屋,这样的建筑既可以防猛兽袭击,还可以防潮、防洪水。高棉人主要是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这些居住在低地平原的高棉人在良好的气候和灌溉条件下,能够收获一年三熟的水稻。高棉人是靠农业生存的,即便是20世纪50年代迁居到高山地区的高棉人也保持着这个习惯。在现代社会,柬埔寨仍然有60%以上的高棉人是以农业种植为生。
2.占族
占族历史悠久,公元2世纪时,占族在今越南中部地区建立占婆国,曾一度强盛,人口约200万。17世纪被越南灭亡,很多占族人逃到柬埔寨,并在湄公河沿岸、洞里萨湖周围定居下来。柬埔寨的占族人与高棉人的宗教信仰截然不同,占族人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占族人主要分布在越南和柬埔寨境内,越南的占人被称为东占人,柬埔寨的占人被称为西占人。但两国的占族人却不完全相同,居住在越南的占族人依旧遵循以前占族人的传统,仍旧使用印度文的碑铭,而居住在柬埔寨的占族人不再依照前占族人的习惯而改用阿拉伯字母的碑铭。占族主要从事捕鱼、纺织与经商,兼营贩卖、航运和种植;畜牧业比较发达,饲养肉牛,并屠宰牛,经营牛的出口;他们还善于织纱笼、草席等家庭手工业,美丽的丝织纱笼是柬埔寨有名的特产。
3.京族
京族(也称越族)主要是柬埔寨的越侨和柬籍越人,20世纪70年代约有40万人。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后,据说增至100多万人。他们主要聚居在首都金边市、柬越边境波萝勉等省和洞里萨湖畔及洞里萨河、湄公河沿岸。他们大都是19世纪中叶以后,被法国殖民者招募的橡胶园劳工,有些是作为法国殖民者的翻译、帮手和下级政府雇员而进入柬埔寨的。其后,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也接踵而至,他们主要从事种植业。橡胶园工人大多是越南人,洞里萨湖及湄公河的渔民也大都是越南人。城市的工人、小商贩和自由职业者,也有不少是越南人,有些成了工商业资本家。
4.华族(www.daowen.com)
柬埔寨华人、华侨约110万,约占柬埔寨总人口的6.9%,主要分布在马德望、干拉、贡不、茶胶等省。首都金边市的华人、华侨最多,有30万人左右。柬埔寨华人、华侨祖籍主要为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其中广东潮州籍人最多,约占华人、华侨总数的80%,广肇、客家籍人次之。柬埔寨华人主要经营进出口贸易、日用百货、旅游餐饮、食品加工、制衣和五金机械、房地产、建筑、木材加工、农业、渔业等。柬埔寨华人于1990年11月20日成立“柬华理事总会”,各省市华人居住较集中的地区相继成立了18个柬华理事分会。在金边的华人还根据不同祖籍成立了潮州、海南、广肇、福建、客属5大会馆和10多个宗亲会。2001年4月,柬华理事总会、中国商会和中国港澳侨商总会共同发起成立了“柬埔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积极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5.普农族
有的人称普农族为卜侬族,老挝叫佧族,越南叫摩依族。高棉卜侬族主要生活在柬埔寨人口稀少的东北部山区小村落中,所以又叫山地高棉人。他们是柬埔寨的古老民族,讲高棉语方言,信仰佛教,也敬鬼神。山地高棉人(卜侬族)支系很多,现在大多仍过着刀耕火种和狩猎、采集的生活。例如,比耶人主要分布在越柬边境地区,过着迁徙农业的生活,每年至少要用3个月的狩猎和采集时间来储存生活物资。斯丁人在桔井南部林中,和比耶人一样,善于狩猎。库依人分布在东北高原和北部扁担山区,善于雕刻工艺和铸造农具。比尔人在豆蔻山北部,散居于高棉人中。哨支分布于贡不一带,加莱和瑞德人分布于上丁东北的柬老边境。
6.老族、泰族
老族主要分布于柬埔寨东北部湄公河谷地,上丁、柏威夏等地与老挝接壤的山林,与老挝老族是同一民族。这些地区在18世纪的时候曾经被老挝的占巴塞王朝占领,所以有大量的老族人移居至此。老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牧业、渔业和猎采山货。
泰族大部分聚居于西部柬泰边境,主要分布于柬埔寨西部谷地马德望、奥多棉吉、暹粒、戈公一带,他们与泰国泰族是同一民族。18—19世纪,暹罗(泰国)曾占领戈公省的戈公湾并曾经统治马德望近100年,许多泰国人移居于此。泰族人主要耕种山田山地,采集林中土产、狩猎、畜牧、打鱼,他们擅长使用猎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