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加工环节是油茶产业链保值增值的关键,包括开发油茶初级产品,实现初级产业化和深层次的产品开发,建立完备的加工体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系列化开发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至2008年年底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共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83万t,为全国油茶原料实际供给能力的4.35倍,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t,加工能力在500t以上的企业有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目前可年产茶粕68.39万t,茶皂素1.86万t,留下的残渣经过粉碎加工制成产品,作为虾、鱼塘清理、消毒剂,产品大量出口东南亚地区,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资源利用水平较高。在油茶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链接中,油茶籽原料的生产供应能力还是薄弱环节,低于现有油茶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造成了一定的产能浪费;在产业链的下游深加工环节,由于原料收购、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欠缺,油茶深层次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还有很大的产业化提升空间。(www.daowen.com)
由于资源、技术、装备、产品和市场需求等相关要素有效衔接不够,龙头企业规模、效益和技术水平没有起到龙头作用。油茶传统加工利用技术主要以沿用草本大宗油料(如油菜、大豆和花生)成熟的加工利用技术为主,工艺技术匹配性差,技术相对落后。受原料资源规模持续有效供应限制,实际生产能力偏小;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低,油脂及其功能性活性成分损耗大。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长期致力于油茶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研究,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油茶育种、高产栽培、油脂制备和剩余物资源代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2009年和2014年湖南省先后有两项木本油料领域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初步形成了全国领先且具有湖南特色的木本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相应技术也分别在湖南粮食集团、湖南林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湘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