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油茶生产处于半荒芜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油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在原政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动农民增加油料作物生产》的通知后,南方各省林业部门制定了各项政策,组织山区群众发展油茶。这一时期,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很高,对大面积荒芜的油茶进行了垦复,产量逐渐上升,1952年全国茶油产量为5万t,1956年茶油产量达到8万t,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一倍。到1959年茶油产量达15.04万t,占全国食用植物油总量的8.6%。这一阶段,我国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科技水平低,油茶生产基本处于原始耕作状态,油茶造林分散,苗木大多为实生苗,经营管理主要靠“人种天养”,油茶产量低,平均每亩茶籽产量只有10kg左右,茶油产量只有2.5kg左右。
2.恢复生产阶段
这一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1958年以后,受公社化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油茶生产出现滑坡,产量下降。60年代中期,全国又掀起了大面积营造油茶林基地的群众运动,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大片油茶林。十年“文化大革命”,油茶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茶山荒芜,产量又一次大幅度下降,1976年油茶产量倒退回建国初期水平。从1976年开始至1979年,国家专项拨款1亿多元,用于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基地,推动了新林营造和老林改造,油茶林面积迅速增加,产量稳步上升,“六五”期间,全国油茶籽的产量比“五五”期间增长了23.8%,茶油年产量达到11万t。
这一时期,土地和山场归集体所有,虽然油茶生产有起有落,但是,由于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地块相对集中,抚育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油茶科研的加强,油茶示范场的建立,油茶优树和农家品种选育在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产量也获得较大幅度的增加。然而,产量的提高并没有给广大农民带来经济上的实惠,加上茶油加工产业落后,大规模的油茶基地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使得油茶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低微。
面对油茶质量好,但产量低这一现象,国家开始重视油茶科技。首次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率先在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展开广泛的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对普通油茶的调查和优树选育过程中,提出了单位冠幅面积产量为主要标准的产量选择法,制定了《全国油茶优树选择的标准与方法》。在这一时期林业科学工作者们也初步完成了我国油茶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工作,对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普通油茶、越南油茶等主要栽培品种提出了调查研究报告,确认普通油茶为我国主要的优良栽培品种。
3.平稳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为20世纪80~90年代。进入80年代以后,更多优惠政策被落实,新品种新技术逐渐推广,油茶产量逐年增加,出现了不少高产典型,全国油茶林面积比建国时扩大了50%,一度达到6000万亩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比较效益偏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油茶生产再次跌入低谷,不少土地条件较好的油茶林,被改种为果树或其他经济林、用材林,油茶面积下降。90年代初开始,油茶低产林改造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加大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和良种化的推广应用,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油茶生产又有所回升。全国茶油年产量稳定在13万t以上。
随着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生产在农村得到充分实施,油茶的发展在农村得到重视。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油茶良种繁育,全国油茶良种繁育协作组在湖南、江西等省选育出大量优良农家品种并进行了区域性试验。(www.daowen.com)
4.油茶科技
(1)育种方面。优树选育和优良无性系筛选阶段。这一时期,各地通过3~4年测产,选择出符合高产、稳产、少病等指标的优树。从优树中选育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并通过扩大再生产推广到一定的区域形成新的生产力,成为新的品种。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品种比对试验的系统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繁殖能充分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的特点。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广西、湖南、江西等省林业研究单位的努力下,经过连续4年测产及果实品质测定,选育出亚林4、湘林1、赣林1等19个高产新品种。至1987年全国共选出优树2万余株建立无性系测试林1200亩;建立无性系采穗圃50多处,面积1500亩;实生苗种子园1800亩,优良家系约500个;无性系种子园600亩,优良无性系1500多号,年可产优良穗条100万根,每年可产良种10万kg。
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4年测产和经济性状分析,湖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省陆续筛选出多个优良无性系品种,到90年代末期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已超过100种。从80年代末这些优良无性系品种逐步得到推广,到90年代末已有超过50个优良无性系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1980年以来,全国各地进行了广泛的种质资源收集,在湖南长沙、浙江富阳、江西南昌、广西南宁采用普通油茶大砧嫁接快速繁殖建成4个基因库,收集保存种质资源2267个号。这些种质资源是油茶良种选育的重要原始材料,为今后培育油茶新品种,研究山茶属物种、品种分类、起源发生与演变,了解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系谱关系提供基础。
(2)栽培方面。在推行良种化的同时,各地开始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以及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逐渐进入了优良无性系大面积营造油茶林的阶段。80年代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率先提出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通过小批试验,初步总结出苗砧的培育、接穗处理、接后保湿、管理等一套经验,各地还在砧穗的选择亲和性、接穗的保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不断加以改进。
1984~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湖南省常宁、耒阳、永兴3县实施油茶更新改造示范工程,面积达24万亩。其中有9万亩的常规改造,改造后的第4年产油12.4千克/亩,是改造前的3.7倍。1987年国家林业部颁布了《油茶丰产林》行业标准,确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邓东发、漆龙霖等于1985年,在湖北零陵地区营建了油茶早实丰产林127.5亩,采取选育良种、无性系芽砧嫁接苗造林、合理密植、及时抚育管理、科学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历经10余年的连续工作,全林平均茶油产量达到31.9千克/亩,1991~1994年平均产油17.9千克/亩,为国家标准(GB7906-87)油茶丰产林的产量指标的2倍。
1986~1990年,湖北省林科所油茶课题组在湖北麻城试验点进行了油茶早实丰产技术研究,新造油茶林第一年就有25%的植株开花,第二年开花结实率达到50%以上;93万亩九年生油茶林,1989年经验收平均茶油产量达到17.91千克/亩,实现了油茶早实丰产技术“七五”攻关实施方案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杨永周、杜国坚等采用嫁接换种、施肥措施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表明,低产油茶嫁接换种后,前三年平均鲜果产量可达112.8千克/亩,比对照增产81.4%~132.8%,而且产量稳定,逐年上升;施用尿素、猪栏肥、钙镁磷肥的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98.8%、65.7%和55.47%。试验认为,嫁接换种、增加施肥投入及松土、除草等技术措施是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途径。韩宁林等采用优树芽苗砧嫁接苗造林7.5亩,通过施足基肥,适时移栽,适当密植,及时管理等培育措施,造林当年就有植株开花,第二年开花率提高到51.5%,第3年为72.0%,从1980~1986年,平均产油量分别达到0.33千克/亩、1.19千克/亩、7.79千克/亩、24.24千克/亩、14.84千克/亩、30.23千克/亩、26.88千克/亩,该林分6年生油茶进入盛果期后,从未抚育管理,产油量仍一直维持在14.84千克/亩以上,其中8年生时产量曾达到30.23千克/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