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植物多为灌木或乔木。叶多为革质,羽状脉,有锯齿,具柄,少数抱茎叶近无柄。花两性,顶生或腋生,单花或2~3朵并生,有短柄;苞片2~6片,或更多;萼片5~6片,分离或基部连生,有时更多,苞片与萼片有时逐渐转变,组成苞被,从6片多至15片,脱落或宿存;花冠白色或红色,有时黄色,基部多连合;花瓣5~12片,栽培种常为重瓣,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排成2~6轮,外轮花丝常于下半部连合成花丝管,并于花瓣基部合生;花药纵列,背部着生,有时为基部着生;子房上位,3~5室,花柱3~5条或3~5裂;每室有胚珠数个。果为蒴果,5~3片自上部裂开,少数从下部裂开,果片木质或栓质;中轴存在,或因2室不育而无中轴;种子圆球形或半圆形,种皮角质,胚乳丰富。
20世纪30年代以前,植物学界对山茶属已有初步的研究,如张宏达于1981年发表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将其分为4个亚属19个组196个种。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有大量的新种被发现,一方面这些大量新种的分类学位置需要被确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山茶属植物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利用价值,使得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事于山茶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如张宏达、闵天禄、梁盛业、叶创兴、张文驹等。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张宏达的分类系统。张宏达在他1981年发表的分类系统的基础上,经过重新订正,肯定了一些物种,在1998年发表的《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册中将山茶属分为22个亚属(组)280种,保持了他原先的4个亚属不变,即原始山茶亚属、山茶亚属、茶亚属和后生山茶属,其中中国有分布的为238种,分属于18个组,占85%,以云南、广西、广东及四川最多。其余产于中南半岛及日本。闵天禄则将山茶属划分为茶亚属和山茶亚属2个亚属,14个组,约125种,分属于其中中国有分布的为104种,占83.2%。(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