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都将儒家的“孝”作为治国思想。“以孝治天下”也使得中国的孝文化得到前所未有地弘扬。胡适先生曾感叹,“我在30年前曾主张废止读经,经过30年以后,我又要提倡读经,尤其特别要提倡读《孝经》”。胡适先生这段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家庭是这个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和谐。而孝文化则是令家庭和睦的润滑剂。
那么,什么是孝呢?从字面意思理解,孝是指善待父母,其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一般来说,它包含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第二,敬重双亲;第三,让老人心情愉悦;第四,规劝父母不做出错误言行;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
传统文化中,对“孝”的推崇随处可见。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治那个不孝子的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自己的家里,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而睡,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后来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爱,又怎能去爱别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呢?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一个没有孝心的人,是不能被寄予厚望的。
2018年3月,湖南常德澧县的一位村民彭某因为一点小事,殴打其90岁的母亲,被其他村民拍照并上传至互联网。这一“近乎禽兽”的恶行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愤怒。(www.daowen.com)
事发之后,当地警方立即采取行动,对事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遭到殴打的老人存在智力障碍,经常在家中躲藏,儿子彭某对此不胜其烦,所以对母亲大打出手。
事实查明后,彭某由于涉嫌虐待家庭成员,被当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对大多数网民而言,彭某被刑拘可谓是大快人心,但这个案例也从侧面说明,当今社会,有些人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的意识,轻则对父母冷漠,重则打骂,着实令人心寒。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不少地方启动了“孝心工程”,有些学校开设了“孝敬课”,这些学校规定,父母生日、“三八”妇女节、每周周末为学生的“孝敬日”,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爱他人的思想。南京市教育部门还规定,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中小学生孝敬日”,并把它列入精神建设体系之中,开展孝心教育。由此可见,重视孝心的培养已经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个孝顺的人,首先要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充满激情地说道:“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父母永远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孝顺说来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有一颗真正爱父母的心就足够了!孝顺父母并不是需要我们给予父母多少金钱,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