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君子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比如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有成人之美”“君子不党”等等。其实,君子的标准正是我们做人的一些原则。原则是最原始的规则,既然是最原始的,就意味着它是不应该被突破的底线。比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本不该违背。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而牺牲自己的原则。我们不必非得以君子之风要求自己,但应该要坚守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一部分人眼中,原则并不值钱。比如诚实守信、尊严、契约精神等,这些流于纸面上的文字在一些人眼里只不过是几个词语而已。一些无良的商家罔顾消费者的利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一点利益违背原则,出卖公司的秘密,甚至是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事情我们屡见不鲜,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很多人并不知道,臭名昭著的汪精卫曾经也是一个热血青年,也曾为国家做出过贡献。1910年3月,汪精卫刺杀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事后还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服少年头”的佳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汪精卫出狱,并结识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之后,他充当南方议和参赞,参与南北和谈。
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汪精卫却忘记了自己的原则。最初,他还不敢公开宣传投降论调。他在7月29日的《最后关头》演讲中装出腔调,谈得很豪迈。但其实,他的内心是怯懦的,在私下里,他说抗战是“跳火坑”,潜台词是“救国已无希望,只好跳火坑”而已。
1938年12月,汪精卫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反共睦邻”的基本政策。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终于,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长。
汪精卫的下场不必说了,他用一个做中国人应该要有的“爱国原则”与日本人进行交易,换来了荣华富贵,却也将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个人不管是做人做事,都要有一定的原则,出卖自己的原则其实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只有那些坚持原则的人,才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最终走向成功。
大学毕业后,吉姆和朋友格尔前往一家公司应聘。那家公司待遇优厚,参与应聘的人不少。面试结束后,主考官说还需要复试一次,让他们5天后报到。
5天后,他们早早地去公司。公司老总亲自为他们安排了当天的工作:老总给他们每人一大捆宣传单,让他们到指定的街道发放。
吉姆抱着传单,来到了指定的位置,见人就发给别人一张单子。有的人接过去了,有的人连理都不理,有的接过去就随手扔在地上,他只好把别人扔在地上的宣传单捡起来重发。忙碌了一整天,可他手上的传单还剩厚厚的一叠。
下午5点,吉姆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公司交差。走进公司办公室,他看见其他人都已经回来了。格尔一看到他,就说:“你怎么还有那么多传单在手中?”吉姆一看大家手上都是空的,心里慌了。
老总问吉姆发了多少。他涨红着脸,难为情地说:“我干得不好,请原谅!”在回住处的路上,格尔一个劲儿地说吉姆傻,并告诉吉姆,自己的传单也没发完,他把剩下的传单全都扔进了垃圾桶,其他人想必也是如此。
结果,在那次招聘中,吉姆成了唯一的被录用者。
半年后,吉姆因为业绩突出,升任部门经理。他询问老总当初为何选择了他,老总说:“一个人一天能发多少传单,我们早就测试过。那天我给你们的传单,用一天时间是肯定发不完的。其他人都发完了,只有你没有。答案就这么简单。”
那些耍小聪明的人最后栽了跟头,反而是吉姆这种“傻傻”坚持原则的人最后获得了他人的青睐。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原则虽然重要,但原则并非是铁板一块。有的时候,太过讲原则是一种固执和钻牛角尖的表现。所以,我们除了要坚守一些原则之外,也要做到简单的平衡。(www.daowen.com)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有一个人,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这样的人)还不行。”子贡又问:“又有一个人,乡里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也不行,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其实,孔子说的这种人就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如果一个人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他,那么,说明这个人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如果一个人令所有的人都厌恶他,那么,也说明这个人做人有问题,不讨任何人喜欢;真正的好人应该做到,令好人都喜欢他,令坏人对他避而远之。而这种人也一定是原则性极强的人。
“乡人皆好之”者是没有原则的。这种人没有是非观,只懂得投人所好。他们巧舌如簧、八面玲珑。在领导面前,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在同事面前,和颜悦色,俨然一个“好好先生”。这种人从来就远离纷争,置身事外。一旦遇事,便欣欣然地做起“和事佬”,谁也不得罪。这种人或许能讨绝大多数人的欢心,但却无法让人产生信任。
反之,“人皆恶之”则说明一个人虽然很有原则,但是做人却是失败的,如果人人都厌恶他,那他的原则就成了一纸空文,他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平衡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坚持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则。
诚实守信。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鱼无水不活,人无信不立。我们必须待人诚信,言出必行。
不能损人利己,多为他人着想。有人说这个社会遵循着最原始的“弱肉强食”法则,你对别人心软,别人就会对你狠心。这种想法其实谬误至极。社会竞争激烈是没错,但是,也必须有一条最基本的底线:不伤害他人。
看淡小利,共谋大赢。我们管一些一毛不拔、贪图小利的人叫“铁公鸡”,他们对财富和利益看得过重,所以事事锱铢必较,一针一线都要跟人算清楚。这样的人很难受人欢迎,而且也是目光短浅、无法谋取大利的人。
不逃避责任,不强加义务。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平时可以跟别人称兄道弟、推杯换盏,但一到关键时刻,朋友有难,他却逃之夭夭、不管不问。试问,这样的人以后还能有真心相待的朋友吗?我们作为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朋友的朋友、老板的员工,与这些人都存在着责任关系,父母需要我们尽孝,子女需要我们抚养,朋友需要我们帮助,老板需要我们努力,这些责任是我们无法推卸的。一个经常推卸责任的人,到头来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没有人再敢赋予他什么责任了,也没有人会再对他抱有期望。
另外,不强加义务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们帮助了别人,不能强求别人回报,因为这样看上去像是一种功利化的交易,也像是一种要挟,这样的人也是无法取得别人信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