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灵活应对世事变幻

如何灵活应对世事变幻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理很简单,因为世事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按照原来的想法继续下去,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是直接失败,所以才要因事制宜,灵活应对。最终,当地部落首领投票决定放弃战争,这使得敢死队再次陷入绝境。于是,福克纳又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占领机场,夺取飞机。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灵活的头脑。灵活应对并不难,有的时候,灵活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做事就是这样,一根筋撞南墙,随机应变才能绝处逢生。

如何灵活应对世事变幻

毫无疑问,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一根筋。一位哲人说过,做人要像山一样,做事要像水一样。山是挺拔巍峨的,水是流动多变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灵活多变。

为什么要灵活多变?道理很简单,因为世事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按照原来的想法继续下去,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是直接失败,所以才要因事制宜,灵活应对。

管理学中有个“权变理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其含义是“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而我们在初高中时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常提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道理,我们在做事时,如果只知道死板地依计划行事,就会忽略客观情况,导致计划不能适应变化,结果也会因此而出现偏差。

只有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你才能应付瞬息万变的情况。

英国电影《野鹅敢死队》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电影中,福克纳上校受雇于一位狡猾的银行家。他的任务是从非洲某国的一家监狱中劫出被推翻下台的前总统。福克纳率领的敢死队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任务。但这位银行家却在此时与这个国家的独裁者秘密达成了协议。这个协议对福克纳率领的敢死队来说是致命的,因为银行家的背信弃义,原本来接他们的飞机没有按时出现,眼看着福克纳率领的敢死队将要成为阴谋者的牺牲品,福克纳决定临时改变计划,并制定出一条新计划:他与那位前总统达成了协议,利用这位总统在人民中的威望,组织了一批民众,与独裁者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到了前总统的领地,形势又发生了变化:虽然当地民众为了救总统都愿意牺牲自己,但这种想法却遭到了一位神父的坚决反对,这位神父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他不想让自己的国家陷入全面内战当中。最终,当地部落首领投票决定放弃战争,这使得敢死队再次陷入绝境。

但天无绝人之路,这位神父虽然不同意进行战争,但他告诉敢死队员们,附近的机场有一架飞机,或许能派上用场。

于是,福克纳又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占领机场,夺取飞机。

在电影的最后,敢死队员们脱离了危险,并且让那位背信弃义的银行家付出了代价。

现实当然不如电影情节那般惊险,但是,这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非常常见。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灵活的头脑。

灵活应对并不难,有的时候,灵活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有一位禅师对大伙儿说自己法力无边,能将附近的一座大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移到自己的跟前。大家虽都不信,但也想看看这位禅师究竟会怎样做,于是,很多人都去看禅师移山。此后每一天,大家看到禅师对着山凝神运气,口中念念有词:“山过来,山过来,山过来……”(www.daowen.com)

眼看着承诺的时间一天天临近,大伙儿依然没看到山有一点前移的迹象,于是,看他的人一个个离开了,很多人都觉得禅师欺骗了自己。此后的每一天,禅师依然努力地喊着,声音更大了,也更虔诚了,但是,山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移动。

最后一天终于来到了,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失望地离开了,最后只有一个小伙子依然坚守着,他相信老禅师一定会给他惊喜的。傍晚时分,禅师突然大叫一声:“山不过来,我过去!”随即,他迅速向山脚下冲去。几分钟后,愣在那里的小伙子惊呆了,因为他看到山虽然没有移动,但分明已经在禅师的面前了。

这个故事中,禅师并没有移山的能力,他不过是转变了思维,让自己移到山那边去了。

一个人做人做事固然要往光明正大的坦途上走,可惜,往往一不小心就发生偏颇而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特别提出忠告,一个人即使能做到不偏不颇,也要善于运用一些小聪明,小聪明里面往往蕴涵着大智慧,能把做不好的事情做好,能把做不成的事情做成。

相传包拯在定远县任县令时,用“前夫”和“后夫”巧排迷阵,妙点鸳鸯谱,成全了一桩美满姻缘,其佳话流传至今。

定远县王员外的女儿貌美心善,自幼许配给了李员外的儿子李侃。李侃生得一表人才,且聪慧好学,是王员外意中的乘龙佳婿。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李员外家道中落,王员外嫌贫爱富,将王小姐许配给了翟秀才

王小姐与李侃从小青梅竹马,所以,王小姐据理抗婚。然而,父母之命,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抗争得过?王小姐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而翟秀才那边却已择好了良辰吉日。在他前去娶亲的那天,李侃终因放不下心上人,一张状子送到衙内,告王员外赖婚、翟秀才抢人。

包拯看罢状子,又细问了情况后,传令李侃、王小姐、翟秀才一起上堂。包拯先对翟秀才晓之以理:“李侃是王小姐的前夫,他们有婚约在先。你身为秀才,应知书达理,还是成人之美吧!”翟秀才根本不听包拯善意的劝说,分辩道:“凭什么告我抢人?是王小姐自愿的。”包拯借机说:“那好,既然这样,就请王小姐自认吧。”

包公依计行事,让他们呈竖排跪着:前头是翟秀才,中间是王小姐,末后是李侃。然后,包拯对王小姐说:“请你听好,你是愿与前夫陪伴终身,还是愿与后夫白头偕老,本官决定由你自选。一旦认定,落文为凭。”王小姐听罢,即刻说愿与李侃,包拯纠正说只用“前夫”或“后夫”之词。王小姐向后面望着,一时不知该怎么说。包拯请她直说,王小姐急切中说:“老爷,小女子愿与前夫陪伴终身!”

三人落手印,心态各异。翟秀才高兴得眉飞色舞,李侃却愣住了,想不到信誓旦旦的王小姐会变卦!而王小姐则热泪滚滚。包公见状,哈哈大笑说:“好!王小姐不嫌贫寒,愿与前夫结百年之好。李侃,还不快领小姐回去成亲?退堂!”这时,王小姐破涕为笑,李侃也化愁为喜,唯有翟秀才无话可说。真是大堂之上,有人欢喜有人忧。看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景,包拯欣慰地笑了。

做事就是这样,一根筋撞南墙,随机应变才能绝处逢生。只有灵活多变,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