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现了信息间的相互传递与沟通,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打破了农民长期封闭的生活状态,实现了其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连接,使其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通过创新生产方式和融合外部先进经验,建设农村“开放社区”,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并引导他们逐步走向开放,实现思想脱贫,从而为实现自身经济和能力上的脱贫奠定基础。
开放的电子商务市场可以打破贫困地区技术、市场的限制,使其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自然资源和文化价值,为农产品在市场中顺畅流通提供保证,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创新,将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困难人口经济收入和生活方式。此外,淘宝村的大量涌现,促进了农村特色资源的产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了农村地区技术驱动下的经济脱贫。
产品的升级和销售主要依靠技术驱动和市场互联,由于资源本身具有巨大的相似性,在落后地区,更需要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以提高农民脱贫能力。电子商务背景下,各地区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支撑的新型扶贫模式,通过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打造特色地域品牌,促进“淘宝集群”和品牌产业化发展,以增加企业竞争能力,从而引导我国从经济扶贫走向能力扶贫。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扶贫方式见图5-3。
图5-3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扶贫方式
发展农村电商对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信息化时代,全球电子商务使世界各地间的文化实现了互联创新,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共同富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困难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文化根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为困难地区农产品销售带来新的商业业态,促进农村电商个性化发展,以达到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目的,从而以促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为农村地区实现全面脱贫创造多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互联和商业融合氛围,为我国实现精准扶贫开拓新路径。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是通过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贫困主体提供各种帮扶,让其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收入增加;通过农村电商促进农村市场的改善,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当地居民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购买上获得更多的选择、更大的实惠,实现生产生活成本的降低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主体通过对相关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积极参与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需要构建由通道、服务支撑和保障机制三方面组成的路径。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及路径演进见图5-4。
图5-4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及路径演进
这些年我国就电商扶贫的问题探讨了很多,核心企业支撑、相关产业支撑、电商人才支撑、物流网络支撑是对中国农村电商扶贫路径创新的总结(见图5-5)。
图5-5 中国农村电商扶贫路径创新总结
(1)核心企业支撑。促进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核心是鼓励和扶持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核心企业的发展可以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抓住影响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矛盾,以点带面,使贫困地区早日摆脱贫困。核心企业面对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支撑优势不仅体现在单个企业的资金、人才和专业方面,还体现在企业间资金、人才和专业的联合。企业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可以积极寻求其他企业的帮助与合作,取长补短,团结互助共赢,实现对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联合支撑。
核心企业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中可以起到以一带十的作用,并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核心企业在与农产品供应链其他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下,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高度融合的特点,多角度、多层次建立不同的供销渠道,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在发挥核心企业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围绕核心企业的众多网链关系,最终促进围绕农产品购销的供应链迅速壮大,农村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健康发展起来,精准扶贫工作才能顺利展开。(www.daowen.com)
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个成员是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着各自的利益,成员之间通过整合使农产品供应链获得整体竞争优势,使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达到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加供应链整体效益的目的。电子商务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农产品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协作与配合,只有实现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化。这种协作关系就是“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参与者的共赢,达到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核心企业的定位不仅仅在传统行业,核心企业也可以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农村的电子商务企业,这类企业也可以作为核心企业去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例如阿里巴巴作为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农村,在实现应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企业利润。随着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业务在农村的开展,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依托农村特有资源发展起来的淘宝村、淘宝乡镇和淘宝县。例如陕西省武功县于2015年9月与阿里巴巴签订了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协议。武功县通过农村淘宝这一信息化载体,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配送服务中心和农村服务点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促进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开创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局面。通过阿里巴巴提供的电子商务平台陕西省武功县的猕猴桃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产品附加值提高,民众收入显著提高,为实现市场互联推动经济扶贫和经济脱贫,增加贫困地区民众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相关产业支撑。从地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因此,为了让本地的产业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要求,主要从产业优势和市场推动两个方面分析。
产业发展的要素包括资源(如原料、土地、环境等)、技术、资金、人才等。贫困地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以及一些特殊的产品和文化。如果开发合理,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尤其在当前这个产品过剩的发展阶段,发挥地方优势,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仅能促进当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帮助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甚至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地方产业提供了对接市场的条件,但要实现良好对接,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首先要做的是生产出好的产品,并通过电商精确地瞄准相应的消费群体。这就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市场精确对接;二是产品网货化;三是生产好产品。
市场精确对接需要准确定位需求人群,实施精准营销,这是企业和市场的行为,但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可以针对专门解决这类问题的企业提供适当扶持,鼓励各类行业的电商企业发展,使得农村贫困地区的好产品能够找到更好的消费市场。
产品网货化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农产品。产品网货化并不只是指做好包装、制作图片等,更重要的是让产品更加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不同要求,除了包装的大小、包装的设计之外,重点在于如何获得网络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这可能需要建立起更具公信力的、可让消费者更容易分辨优劣的质量标准。因此,产品网货化就需要挖掘产品的优势,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好在哪,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帮助消费者解决产品质量分辨的难题。
当然,好条件并不等于好产品。经验表明,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者往往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而简单粗暴地扩大产量,以次充好,从而导致整个产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个别生产者的短视行为对整个产业造成的破坏,必须对整个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比如,政府监督、群众监督、行业监督。
综上所述,应当着力提升整个产业从生产、网货化到营销等全过程的水平,建立起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利的各种服务支持机制,并完善监管机制。产业服务支撑要求政府部门实现与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等多方的交流,通过多方的反馈和参与来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精准扶贫的效果。
(3)电商人才支撑。随着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政策逐步落实,电子商务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最终操作还是要回归到具体人员即电商专业人才身上,此类人才的匮乏也是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体由于其自身条件原因,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接受程度有限,对电子商务与农产品市场相结合的具体操作技能不熟悉,过分依赖政府帮扶,自主性较差,因此无法通过自主手段实现脱贫。此外,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大多数人才回归反哺的意识不强烈,也是电子商务专项人才匮乏的原因。
为解决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匮乏问题,培养和打造专业化、信息化、本土化的人才队伍体系,实现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市场拓展,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本土电商人才的培养。扩大互联网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普及范围,建立电脑培训的基础教学体系,通过企业定期离岗培训和远程视频教学等手段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第二,必须加大外来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这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人才引进鼓励政策的支持力度,吸引广大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及教师深入农村地区。同时可以积极鼓励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单位进入本地区从事人才培养输送工作,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政府应着力促进企业人才需求与求职者的需求之间的对接,如引导企业利用各种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第三,需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本地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城乡地区人才流动机制,城市地区高端人才回流机制等基层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4)物流网络支撑。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必要支撑。目前,农村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配送成本高等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要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大力实施国省县道烂路维修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推进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和县乡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彻底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加快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要加快市场标准制定,强化农资以及农产品质量从源头到加工的全过程质量认证,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运输等标准体系。
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流通模式,通过政策吸引,不断完善与农村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增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支撑能力,使农产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在特色农产品产地成立专门的农产品流通企业,配备必要的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流通等设备,并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制定实施标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各站点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仓库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设施和网络的建设与衔接,在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的同时以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网络为支撑,引导邮政和快递业务延伸至农村,并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村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点,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实现县镇村物流网络无缝对接。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利用农村供销社和邮政的现有网点扩大农村物流覆盖率,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主发展的快递配送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