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通榆县的土地沙碱化问题及交通、物流发展滞后

通榆县的土地沙碱化问题及交通、物流发展滞后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省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地理位置偏远,常年干旱少雨,导致该地区土壤严重沙碱化,农作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2017年7月,在吉林省多市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通榆县仍然受干旱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当地当季农作物收成。图3-26通榆模式存在的问题交通、物流发展滞后。

1.通榆模式的基本情况

通榆县隶属吉林省白城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通榆县境东与乾安县相接,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为邻,南与长岭县相连,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相交,北与洮南市为邻,东北与大安市接壤,是典型的东北农业县,是我国著名的“杂粮杂豆之乡”,绿豆、葵花等多项农产品的产量居全国之冠。

为发展电子商务,2013年末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深入参与下,由社会力量投资成立了一家电商公司,形成的电商模式是:生产方+电商公司。该公司在当地具备相对比较好的电商运营能力,属企业性质。跟“遂昌模式”中的“服务商”类似,电商企业也是“通榆模式”的核心:它左手整合生产方(农户、生产基地、合作社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产品(小米、绿豆、燕麦和竹豆等),右手经淘宝平台卖出。这一项目于2013年10月启动。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通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开始进入全国消费者的视线,并作为全国第三个农村淘宝的试点县,被阿里巴巴纳入“千县万村”的发展战略。

2.通榆模式的关键特点

(1)以网上直销为主,也有少部分产品经网络分销商卖出,且多是外地的网络分销商。

(2)注册了统一的品牌“三千禾”来统一所有农产品的包装、销售和服务。

(3)县委县政府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通榆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来全力配合电商公司的工作。

3.通榆模式现存问题(见图3-26)

(1)干旱少雨,农作物生长受限。吉林省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地理位置偏远,常年干旱少雨,导致该地区土壤严重沙碱化,农作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2017年7月,在吉林省多市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通榆县仍然受干旱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当地当季农作物收成。

(2)电子商务氛围不浓,参与度较低,发展受限。在通榆县内,大部分农民对网络购物缺乏足够的认识,普遍存在不会使用电脑支付宝、微信等交易工具的现象。且农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比较依赖传统市场的交易,主动利用电子商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参与度较低。这样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匮乏直接制约了通榆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开展和推行。

图3-26 通榆模式存在的问题(www.daowen.com)

(3)交通、物流发展滞后。吉林省通榆县仅开通镇有三等火车站,占地面积小,途经列车少;除此之外只有汽车运输,客车班次少,抵达地点仅限周边城镇;公路坎坷不平,路面较窄,不便货车通行。物流体系不完善,当地仅有中国邮政——通榆县电商物流分拨中心一家仓配中心,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物流网点少,配送速度慢,直接导致了网上交易同现实配送之间产生较大时滞,实体配送落后于网上交易需求。

(4)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后劲不足。吉林省通榆县信息化建设比较早,2011年就被确定为吉林省电子政务试点县。开展初期,通榆县委、县政府授权该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在天猫上建立了“三千禾旗舰店”。旗舰店上线不到2个月共实现网上销售额190多万元。而后相继创立的“大有年”“云飞鹤舞”“放心粮”APP品牌,短期内在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而如今,县城内个体电商非常少,三千禾旗舰店已从天猫下架,“大有年”等APP品牌均已在百度百科中搜索不到,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后劲不足。

4.通榆电商发展对策(见图3-27)

(1)提高农民电商素质,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一方面,电商精准扶贫的通榆模式本身具有“政府背书”的特点,即政府为农民做产品信用担保,使农民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以激活通榆经济。政府在大力促进农村电商建设的同时,应当积极地组织农民了解国家、地区的相关政策并学习电商技术,有效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高效促进通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方式,让消费者深入了解通榆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一系列环节,让消费者更加了解通榆产品的质量,从实质上扩大产品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销售量。

图3-27 通榆电商发展对策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运输渠道。首先,政府应当修缮县城道路,加强通榆县与外界的联系,创造良好的通榆运输环境;其次,在通榆县现有的物流运输基础上,通榆电商应当努力与物流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县城内建设大型物流运输中心,形成规模运输,在降低产品运输成本的同时确保农畜产品质量。

(3)推进农业持续发展,确保产品稳定供给。针对土壤养分下降、土地“三化”等环境问题,通榆县应当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土地用途,使其各自占据合理比例。第一,加强当地农林业监管,保护现有农林用地不受损害;第二,在扩大耕地建设的同时,以种草治碱、植树治沙等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耕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通榆县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

(4)积极携手特色产业,全面发展通榆经济。通榆县在凭借“互联网+农业”双重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应当建设其他特色产业,如以向海景区为代表的旅游产业以及风电产业等。改变单一经济发展模式,以多种渠道更好更快地实现精准扶贫,全面促进通榆经济发展。

5.通榆模式的启示及应用

政府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系统性委托给具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包装、营销和线上运营,地方政府、农户、电商企业、消费者及平台共同创造并分享价值,既满足了各方的价值需求,又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通榆模式适合电商基础薄弱,产品品牌化程度低,当地小网商稀少的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