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计算机应用与财务管理结合,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改进财务管理模式,发挥计算机的最大优势。计算机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此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理论基础

1.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从资金运动中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的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地加以促进,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及时组织资金供应,节约资金使用,控制生产消耗,合理分配收入,则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项: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甄选出最佳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预算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订主要的计划指标,拟定增产节约措施,协调各项计划指标。财务预算是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编制的,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预算指标,是落实预算任务、保证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财务分析是根据核算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手工基础上的,现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都是适合人工处理的。将计算机应用与财务管理结合,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改进财务管理模式,发挥计算机的最大优势。计算机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此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对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的影响

信息化对会计的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包括对会计假设的延伸、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的动摇等。会计主体可实现多主体的核算,不必局限于一个主体。会计分期不再是一个个相等的期间,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设定不等的会计期间,但要取得税务部门的许可。持续经营对于网络公司和虚拟企业已不再适用,在该假设下建立的制度也无法使用。

(2)对财务管理信息分类的影响

财务管理所需的信息,除货币量化了的财务信息外,还要有市场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组织管理信息等非财务信息。对于信息的分类,不再按信息的来源划分,而是按照信息的应用的层次划分。财务管理信息分为基础信息、加工后信息、决策信息几种,基础信息可从财务管理系统中直接获得,加工后信息是对基础信息进行的简单处理的信息,满足一般管理的需求,决策信息则是以基础信息和加工后信息为基础的可推理决策的信息。

(3)对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的影响

计算机决策分析方法在内在决策过程上深刻地变革着财经管理活动与相关的理论。现有的财务管理分析和决策模型,都是对企业内部信息而设计的,主要是在未实现信息化前,外部数据的获得滞后于企业的分析和决策。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是非常快速的,导致统计信息近乎可实现实时提供。在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决策过程中,除了按照原有的财务管理理论计算资金成本和投资收益外,还可利用统计模型、运筹模型进行分析,将企业外部的信息作为参考因素,利用相关分析理论,检验传统分析结果,做出比较稳健的决策。信息化将减少财务决策过程中的主观因素,通过定量化决策模型和人工智能逻辑推理实现。虽然进行定量研究的学者们建立了许多数学模型用于财务管理,但没有实现信息化的企业是无法应用这些模型的,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上。

(4)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信息化的实现将财务管理人员从繁复的会计核算中解脱,从而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在财务岗位的设置和分工上与传统模式有了很大区别。财务内部控制和互相监督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关键不在于财务人员与财务人员间的牵制,而在于财务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间的分权。

(二)技术基础

1.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的。因此,不仅大型计算机及中小型计算机,甚至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BMS通常要提供数据描述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 DDL用于定义数据库全局逻辑数据结构,包括所有数据元素的名字、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还定义有关数据库的安全、完整性措施。DML则是用户存储、检索、修改、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工具。

数据库的类型主要有: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等几种,其中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将所有的控件视为对象(object),即表单、文本框按钮、标签等等,定义对象的属性:即对象的性质,如长、宽、放的位置、颜色、标题、字体大小等等;事件(event):就是对对象所做的操作(或者系统对某个对象的操作),如按钮被按动(单击)、对象被拖动、被改变大小、被鼠标左键双击等等;方法(method):指对象所固有完成某种任务的功能,可在需要的时候调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支持类、子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性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一般数据库设计多参照ANSL/SPARC关于数据库模式的3层标准结构提案。最接近物理数据库的内部模式由DBMS提供的SQL来描述。概念模式可以由若干个内部模式聚集而成,它是由数据库用户规范的一些表的集合。一般的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物理模式作用域的边界,它能实现数据库的物理意义、特定DBMS的特殊操作及对外部应用程序的信息隐蔽。外部模式是从特定用户应用角度看待的数据库模式,从不同的应用出发对同一概念模式可以给出多种不同的外部模式。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它是当前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决策活动中遇到的数据泛滥而信息贫乏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美国的W·H· Inmon博士对数据仓库的定义为:“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过程。”数据仓库为不同来源的数据提供了一致的数据视图,一经与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即实现了为用户提供灵活自主的信息访问权利、丰富的数据分析与报表功能的目的,使企业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

数据仓库将其中的数据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当前详细数据(Current detail data)

当前详细数据反映了当前发生的、用户所感兴趣的数据。当前详细数据往往是数量庞大的,其一般存储在磁盘上,它可以被快速存取,但其管理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比较高。

(2)历史详细数据(Older detail data)

历史详细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存储在海量存储器上的,它们不经常被存取,被存储在一个与当前详细数据相应的详细水平上。

(3)轻度概略数据(Lightly summarized data)

轻度概略数据是从底层的当前详细数据提炼出来的数据,一般也存在磁盘上。

(4)高度概略数据(Highly summarized data)

高度概略数据是高度压缩的,容易存取的数据。有时候高度概略数据可以被外部环境使用,有时候高度概略数据在当前数据仓库之外引用。

(5)超数据(Meta data)

超数据包含着操作性环境不能直接取得的数据,它担当着十分重要的和特殊的任务,包括:①帮助DSS查找数据仓库的内容和目录。②将数据库从操作性环境向数据仓库转换的引导数据。③对数据仓库中各层次数据进行概略化的算法引导数据。目前,通过Web方式可以充分地共享应用和信息,利用Web技术进行原有的业务增值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趋势。因此,在进行数据仓库系统设计时,人们一直在追求最大限度地取得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共享各种应用。这可以由基于Web方式的数据仓库应用来满足,所以“Web+数据仓库”就成为目前企业构件分析、决策系统的最佳解决方式。

2.网络技术

当前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有三种: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这三种技术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企业可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选择其组合,下面对其做一简单介绍。

(1)互联网(Internet)

Internet是当前国际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自从1994年Internet迎来它的发展高潮后,最近几年它得到飞速发展,全世界联网国家愈来愈多,上网用户也成倍增加。现代化企业要想进行对外交流,要想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必须充分利用Internet的各种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它开辟自己的市场。

Internet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是Internet所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之一,电子邮件传送信件速度快、花费少,同时还可以确认对方是否收到,是否阅读等。要通过Internet传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必须申请一个电子邮件通信地址。②远程登录:连上Internet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不管它位于何处,均可很方便地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连在一起,使对方为自己服务,这称之为远程登录。远程登录所能享受的服务包括:数据库检索、共享软件、远程使用计算机资源等。③文件传输(FTP):使用FTP命令可以连接到Internet的资源库上,实现文件的远程传输。FTP所传输的文件类型多媒体型的,即可以传输图形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④电子公告板和电子论坛:Internet设有几千个电子公告板,人们可以往公告板上发送任何信息,也可以参加电子论坛,通过网络讨论问题。⑤新闻组:Internet设立有专门的新闻组,供人们分门别类地从网络上获取各种新闻。⑥信息查询工具;Internet上的信息工具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有GOPHER、WAIS、ARCHIE、WWW等四种。⑦商业应用:利用Internet进行贸易已成为好多企业上网的一个重要理由。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HomePage来宣传自己及其产品,也可查询供应商的信息并实现网络购物。(www.daowen.com)

(2)内联网(Intranet)

Intranet是公司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但它使用了Internet的一些标准通信协议及图形化的Web浏览器来支持企业内部的计算机应用,提供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的直至全公司范围的信息共享。这些通信协议包括超文本标志语言HTM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TCP/IP。Intranet的中心是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建立Intranet时,首要工作是选择和安装浏览器,这个工作实现并不难,目前流行的浏览器只有两种:Navigator和Internet Explorer,这两种浏览器的功能大同小异,且价格均相当便宜,它们的安装也极其简单。在安装浏览器后,就是建立Web服务器,即利用HTML生成Intranet网页,并建立链接关系,在Web服务器上增加各种功能。Intranet的其他功能包括:文件传送、信息发布、电子邮件、用户与安全管理、网络新闻服务等。Intranet用防火墙把自己限制在企业内部,从而保证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在使用防火墙时,虽然安全性得到提高,但同时也限制了防火墙外的用户、潜在的顾客和合作伙伴访问企业公开和一定密级信息资源的自由,甚至将集团公司位于外地的子公司也挡在防火墙外,这种现象对企业显然是不利的,而采用Extranet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外联网(Extranet)

Extranet是Intranet网络概念和系统的进一步扩展,它借助于Internet网把企业网的联网范围扩大到远离企业本部的组织和部门,以及与企业关系密切的组织和部门,以使得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Extranet实现电子商务。Extranet不仅适合于在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集团内部共享信息资源,而且适合于在企业与其供销链伙伴之间交换信息,同时还适合于企业的驻外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数据通信

建立Extranet网,应将企业的信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仅供企业内部使用的专用数据,这部分数据要采用防火墙与外界隔离,但不会妨碍特殊虚拟专用网用户(子公司、出差在外的员工等)的进出;第二类是供企业的合作伙伴使用的半公开数据,这些合作伙伴包括集团公司的其他成员、用户、供应商、销售商等;第三类是任何人都可以访问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应包括企业的机密,应放在位于防火墙外的专用服务器上。

3.信息技术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未经加工的数据是毫无意义的,将数据转换成对使用者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信息系统就像一台机器将原料变成设计的产成品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能为一个组织机构的作业、管理和决策职能提供信息支持,该系统要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规程,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用的模型,以及数据库。MIS的概念结构被定义成各职能子系统的一个联合体,而每个子系统又分为四个主要信息处理部分,即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的信息系统辅助、管理控制的信息系统辅助和战略计划的信息系统辅助。信息系统的每个职能子系统都有一些只供自己使用的专用数据文件。此外,还有一些需要供多个应用存取并为一般检索使用的文件,这些文件被组织在一个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通用数据库里

信息处理资源的需要量随着管理活动层次的不同而变化,与战略计划相比,事务处理层在其处理时间、数据量等方面,更值得注意。事务处理系统为其余所有内部信息辅助活动提供基础,这种巨大的事务处理基础和较小的战略计划成分的概念可以看作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的底部表示定义明确且结构化的规程和决策,而金字塔的顶部代表着比较特别的非结构化的处理和决策。金字塔的下部多适于文书和基层管理人员使用,而上部主要适于高级管理人员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延伸,逐渐发展为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一机计算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一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对正确决策提供有益帮助。

(1)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

提供给决策者的所有语言能力的总和称为语言系统。一个语言系统既包含检索语言(它是可由用户或模型来检索数据的语言),也包含数值计算语言(它是用于模型计算的语言)。决策用户利用语言系统的语句、命令、表达式等来决策问题,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出辅助决策信息。

(2)知识系统(Knowledge System)

知识系统是问题领域的知识,它包含问题领域中的大量事实和相关知识,最基本的知识系统是由数据文件或数据库组成。数据库的一条记录表示一个事实。它按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存储,更广泛的知识是对问题领域的规律性描述,这种描述用定量方式表示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一般用方程、方法等形式描述客观规律性。

(3)问题处理系统(Problem Process System)

问题处理系统是针对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处理的方法、途径,利用语言系统对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写出问题求解过程,利用知识系统提供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求解,最后得出问题的解答,产生辅助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支持决策。

(三)应用基础

1.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制度,企业控制环境的好坏是企业能否实现有效控制的首要因素。交易授权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处理的所有重大交易都是真实有效的,而且符合管理当局的目标。在工业社会的企业组织管理架构下,交易授权通常可分为三类:一是借助经办人员来实现;二是通过程序(不是计算机程序)控制来实现,如利用最低存货水平对购货的控制;三是通过对非正常交易的个案控制来实现。由于信息社会对信息处理的高度集中,因此,几乎所有交易授权都可包含到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模块中,从而减少人工的介入。例如采购系统模块可以确定应当在什么时间、向哪个供应商订货,以及定多少等,这些交易都可以在完全没有人工介入的情况下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完成。职责分离在手工系统中,简单地讲就是掌权的不管事,管账的不管钱,管物的不管账。由于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由不同的人来履行不相容的职务,所以,其岗位设置具有某些特定的含义。计算机环境中的职责分离与手工环境是有所不同的。例如,计算机程序既可授权某项采购,也可处理订单,同时还可记录应付账款。换言之,手工状态下必不可少的职责分离和需要由多人来完成的工作,在计算机环境下可以完全依赖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计算机虽然也有出错的时候,但在本质上这种错误还是由于执行编程的人员所犯的错误,如果不是人为的原因,计算机不可能自己执行某种舞弊程序。所以,在纯粹的计算机环境下实际上已没有手工状态下的职责分离的必要。计算机环境中的职责分离与手工状态下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旦某种软件被安装并用于执行某项功能以后,它的编码、运行和维护职责就必须相分离。

随着资产重组、行业联合、跨行业兼并等企业扩张行为的实现,涌现出了众多的大企业集团。成立集团结算中心,强化集团财务管理便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并在一些企业集团获得成功,取得一定的经验。财务结算中心是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成立,为集团企业办理资金融通和结算,以降低资金成本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机构。它通常设立于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

第一,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或分公司的现金收入,一旦各成员企业或分公司收到现金收入时,都必须转账到结算中心在银行开立账户,不得挪用。

第二,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或分公司因业务需要所需的货币资金,监控货币资金的使用方向。

第三,统一对外筹资,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要。

第四,办理各分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计算各分公司在结算中心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相关的利息成本或利息收入。

第五,核定各分公司日常留用的现金余额。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控制水平,增强未来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般企业中,次年的预算取决于会计年度预算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在会计年度末期要计算出次年的年度预算,反映到会计费用、利润等资金指标上。这些数据分别来自:(1)销量完成部门(销售部)的销量与销售费用预算数据;(2)市场开发与维护部门(市场部)的市场费用、产品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指标;(3)产品供应及保障部门(包括生产部、供应部、工程维护部、物流部)的产量预算、运力预算、生产与维护费用预算;(4)行政部的行政费用预算;(5)财务部的财务费用、资本需求预算等;(6)人力资源部提供的人事费用与人力资源需求预算。

这些预算在不同的行业里,有不同的方法。有了上面的常规预算数据,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行业的市场吸引力、行业的政策取向、行业内部的竞争环境、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判断等因素,加以加权修正,以便更确切的保障市场目标的实现。

2.外部环境

在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启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对信息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要加快信息化立法的进程,保证和促进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调整社会信息关系,规范社会信息行为,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法律体系。政府行为在于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同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选择财务管理信息化。

我国的信息产业政策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性质。宏观信息政策是指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总体规划、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比重和地位,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所制订的一系列规定的总和。就宏观来看,我国信息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在通信技术、数据库业、软件业、信息市场、科技咨询等方面,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我国信息产业政策从总体上讲,宏观政策多于微观政策,定性目标的阐述多于定量的具体措施,只注重政策法规的制订而不注意实施效果的反馈,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将影响国家信息政策、法规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支持作用,将会制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建立在线式披露机制,给投资者提供较为公平、准确的信息获取途径,从而对推动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化和法制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网上的在线式披露机制,应有规范化的标准。规范化的内容包含会计基本信息源及处理结果的数据字典的标准化描述,内核处理模块代码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标准,并建立按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对各种财务系统测试的数据。

3.信息化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对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除了要有一定的制度基础,还要有必要的设备、系统和人员,信息化水平越高的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功机会越大。企业的信息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是信息化的硬件基础,没有这些硬件的存在,信息系统就如空中楼阁,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企业要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购置相当数量的设备,给信息系统一个可以依附的架构。

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各方面的信息作为支持,通过其他系统提供的数据,可以加速信息采集和传递。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后勤保障(CALS)、制造资源计划(MRPn)、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子商务(EB)等系统均可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财务分析、预测、决策所需的数据,大大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果。

人是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一项,没有熟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信息人员,所有的设备和系统都是陈列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信息人员,对财务人员进行信息管理培训,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