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部审计的理论概述

内部审计的理论概述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7年首次制定发布了《内部审计职责说明》,并对内部审计进行首次定义。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内部审计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内部审计的理论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及发展

1.西方内部审计的历史

西方的内部审计源于古代和中世纪,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受托责任逐渐出现,促进了经济监督的产生,即早期的内部审计。1947年首次制定发布了《内部审计职责说明》,并对内部审计进行首次定义。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回答了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来为管理者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服务。内部审计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内部审计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企业管理理念与目标的不断演进,内部审计职业总是不断调整自身的职责范围,以适应并迎合演进所产生的全新需求,体现内部审计职业的价值,这种价值理念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定义的不断变化上。从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经历了由浅显入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内部审计萌芽阶段、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治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2.我国内部审计的历史

我国内部审计开始于民国时期,首先在铁路银行系统有了较为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在企业内设置了专职的内审人员。1953年以后受苏联的影响撤销了内部审计;1983年以后内部审计逐步恢复;1985年12月公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1987年我国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94年《审计法》通过并要求普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2003年3月,审计署重新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发展。(www.daowen.com)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二)内部审计的模式

内部审计模式一般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账项基础审计是对所有的会计事项的来龙去脉加以审查的传统审计,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

制度基础审计主要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指出其中的优劣势,确定下一步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方法和数量等,这是在对错弊的关注度降低之后,审计目标转变为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上,以及审计对象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扩大后,依靠内部控制,采取统计抽样的办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分为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制度总评、实质性测试等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也叫风险基础审计,是以风险识别为基础,根据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并据以确定实施下一步审计的性质、范围、时间,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方法。风险导向审计又分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