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京科技创新中心网络建构的特点分析

东京科技创新中心网络建构的特点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东京创新活动的区域特点日本经济和人口集中于东京都市圈,称为“东京一极集中现象”。二是在技术性质上,东京以技术应用型创新为主,更多依赖组织内部协作的隐性知识。三是东京制造业创新主要依赖生产驱动,而非基础科学驱动。典型如东京的机械行业。

(一)东京创新活动的区域特点

日本经济和人口集中于东京都市圈,称为“东京一极集中现象”。东京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日本在20世纪作为技术追赶型国家,产业创新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在产业上,东京是以制造业创新为主,不同于伦敦这样的服务业创新城市。二是在技术性质上,东京以技术应用型创新为主,更多依赖组织内部协作的隐性知识。三是东京制造业创新主要依赖生产驱动,而非基础科学驱动。不同于美国等技术领先国家,生产驱动的创新通常集中于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改进和成本下降,而非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带来的产业技术改革。这些特点使东京创新活动不同于西方城市。根据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东京创新能力的支撑因素主要包括七个方面(见图13-1)。

图13-1 东京创新能力的支撑因素

1.区域知识创新型机构以东京为核心形成集聚

以产品驱动和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创新,要求企业不同功能团队能够同步互动,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需要来自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这要求企业总部、研发实验室、试验生产工厂、产品检验市场(test market)能分布于相近区域内,以促进开发的协同性、减少升级产品和商业化产品的时间。因此,企业创新活动以东京圈为核心。

东京都核心区以企业总部办公室为主。东京CBD地区拥有企业总部办公室数量多,如东京大田区制造业总部办公室集聚度非常高,索尼佳能等总部都位于东京大田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总部,通常是大型企业的供应商,也集聚于东京核心区。

东京都郊区和东京圈周边城市是研发机构、试验生产基地和供应商企业集聚地。多数企业需要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在相近的区域内,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但这种需求与城市高土地价格相矛盾。东京企业一方面将研发中心建在接近东京核心区的地方,另一方面将东京大批量生产基地转换为与研发相关的试验性生产基地,而大批量生产基地转移至首都圈周边地区或日本其他地区。日本企业研发中心主要集中于东京都郊区和周边城市,如东京都多摩地区、川崎市和横滨市等。试验生产基地多集聚东京圈边缘城市和首都圈边缘城市,离东京都核心地区约50千米以上。

2.高度专业化中小型企业集群是东京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业化企业是复杂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中小型生产商,为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生产总部提供专业化技术和样品。大企业将产品改进和测试任务外包给中小企业,自身着眼于战略性活动,包括新产品开发及高技术研发。专业化企业根据专业不同,集中于特定区域。这些企业与大企业紧密合作,能承担相当一部分的项目。这些专业化企业网络在新产品创新和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合作,使得日本企业能够在高竞争的市场中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

典型如东京的机械行业。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国内竞争促使日本企业多样化产品和快速开发新产品。企业需要多样化又专业化的设备来试验新产品、测验新材料和新技术。这些试验若全部由企业自身完成,将产生大量成本。许多大型企业转向东京家庭小作坊来承担复杂任务。中小专业化企业在机械行业方面,拥有开发和测验样品的手工专业技术。这些中小专业化企业互相合作,能够承担各种订单,也能为大企业生产总部提供小批量产品。东京东部的墨田区和江东区、东京南部的大田区、品川区以及周边城市如川崎和横滨市集聚了高密度的中小规模专业化企业网络。在这些地区,56%以上的企业雇用人数在4人或4人以下,但却能满足东京电子汽车、通用机械、精密仪器产业的需求。

3.东京是创新产品和创新理念的重要检验市场

东京这个城市的庞大规模、高密度、多元化、交通体系、各种服务和知识的汇聚,使得东京是检验创新活动、检验商业新理念的重要市场。例如秋叶原(Akihabara)是日本最大电子产品商业街,银座(Ginza)、新宿(Shinjuku)和涉谷(Shibuya)等都是日本年轻人集聚的商业区域。在这里可以知道什么东西最吸引消费者。在这些所谓的“触角区域”,能够看到、听到、触到、体验、购买和重新设计最先进、最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设计、材料和技术。触角区域是商业文化活动的空间集聚地,通常处于交通枢纽,与特定产业、产品和服务相联系。在这些区域,企业和消费者能够检验其新产品和新服务理念是否符合潮流。一些产业,特别需要与消费者的紧密互动,无怪乎作为触角区域之一的秋叶原成为信息技术动漫产业、机器人产业等新产品新理念的集聚地。新产品首先在这里出现,生产和消费间的快速互动促进了产品的创新和改进。

4.东京高度城市化经济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东京产业集聚和行业多样化的城市化经济,促进制造业的创新。产业集聚促进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同业的激烈竞争促进产品创新,缩短产品周期。多样化行业的集聚还有助于促进新旧行业、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产生新的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典型如传统媒体产业和游戏产业、电子漫画产业之间的合作。

5.东京是国内外知识互动的核心节点

东京是国内和国际之间知识互相交流和转换的核心节点。日本有着向海外学习和吸收知识的历史传统,而且上日本企业运作趋向全球化,例如大约13%以上制造企业在海外设有机构,而在电子行业、汽车行业,这个比例更高。日本海外机构从东道国获得相关信息后,将之传递给在东京的功能性总部,东京总部吸收和处理海外信息,再将信息传送至公司在日本国内的下属机构,促进新的产品创新。位于东京的许多机构,如金融业、JETRO等与政府相关的第三方机构,通常会协助跨国企业从海外收集信息,并促进新的产品创新。但不同于伦敦等国际化城市,东京的外资并不多,因此东京企业在本土学习外国技术和知识的情况比较有限。

6.拥有全国和东京都政府创新政策的支持体系

与西方城市相比,东京创新活动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国家政策优势在于,政府官员能为未来经济提供长远视野,能支持战略性投资。日本中央政府科技政策从促进技术追赶型演变为促进基础科学技术导向的政策,从1996年至今,已提出4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战略性产业、教育改革、科技体制、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重要战略目标。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大学技术向产业转移的政策。1998年,日本通过《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创建了“技术转移机构”(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TLOs)。通过该机构,企业和大学的合作,将专利发明所得回馈至大学等研究机构,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从经过认证的TLOs的数量和质量看,排名在前的几乎都在东京,其中东京大学TLO的收入、企业契约数最为领先。(www.daowen.com)

中央政府创新政策和城市开发计划相结合。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实施产业集聚项目(Industrial Cluster Program),旨在通过创造产业、大学、地方政府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网络,创造促进技术创新的环境,形成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区域经济。首都圈的产业集聚项目为TAMA(Technology Advanced Metropolitan Area),包含的区域为东京都西面郊区、神奈川和埼玉县。目前该地区集聚了许多中小型研发中心,许多研发机构是从东京核心区的大企业分离出来的。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1948年日本就设置了中小企业厅,是负责制定、实施中小企业政策的专门机构。日本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在金融支持、协会设立、技术创新如技术信息传播和技术成果转换、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等方面给予协助。

东京都的创新政策。东京都在企业支持对象上多偏向中小企业,在技术上多偏向应用型技术,在手段上包括给予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所,为中小企业在环境、医疗、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等。

(二)东京大都市区提升科创辐射带动能力的战略要点

东京都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和措施体现在各类基本战略设计中,包括《2020东京前景》《东京都产业振兴基本战略(2011—2020年)》《东京都产业科学技术振兴指南》、东京圈国家战略特区提案。

1.战略性产业定位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先进技术和高端服务,关注整个产业链

从国内国际需求出发,将战略性重点产业定位于具有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关联行业。例如《东京都产业振兴基本战略(2011—2020年)》提出三大类战略性行业,分别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关联行业、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具有先进技术的优势产业,如航空、机器人技术。关联产业实际上覆盖范围非常广,如城市问题的关联产业涉及健康、环境能源、防灾减灾关联行业,而健康行业涉及医疗服务福利设施等服务性行业,还涉及医疗设备等相关制造业。

产业定位的需求导向具备国际视野,不仅关注国内需求,更关注国际需求。例如东京都在定位健康、环境能源等战略产业时,就以中国、韩国等国未来30多年的老龄化趋势,以及全球环境气候问题为背景,表明这类产业具备的巨大增长潜力。

2.人才吸引和培育战略在各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日本通过“亚洲人才育成战略”“亚洲人才银行”等举措,吸引亚洲其他国家优秀人才和机构。东京国家战略特区将通过公共服务改革,简化外国人就业签证程序,为企业雇用国际人才提供支持和服务,并通过改善面向国际人士的教育医疗服务和生活环境,打造国际化的都市生活环境。

3.产业集聚政策重点在于集聚高附加值综合研发功能

东京都政府认为,东京优势在于集中了多元化主体,同时基于东京商务成本高的因素,东京适宜集聚的产业为高附加值综合研发功能。产学、产产连携推进机制,企业间连携机制加强不同主体的联系,如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大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主体,实现共同研究、人才派遣交流、信息情报交换等目标,促进技术商业化运用和企业的创新活动。

4.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国际化运营和海外扩张

无论是日本中央政府还是东京都政府都特别重视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支持企业向海外扩张。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中小企业创造和培育知识产权,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和技术信息服务;支持企业培训,为中小企业海外扩张提供服务。

(三)日本“国家战略特区”政策对东京全球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

2014年3月,安倍政府宣布设立六个“国家战略特区”。国家战略特区是安倍经济成长战略的支柱之一。特区将在城市规划开发、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放松限制,如建筑占地面积、外国医生出诊许可、国际学校设置条件。东京圈是国家战略特区中的一个。该特区主要由东京都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新宿区、文京区、江东区、品川区、大田区及涩谷区、神奈川县、千叶县成田市组成,并非涵盖所有东京圈区域,而是仅覆盖9个区。

入选国家战略特区的地方需要提出战略具体内容。目前,东京战略特区已提出以打造全球创新中心为总体目标的提案。东京战略特区着眼于东京奥运会,希望发挥国家战略特区政策,打造国际化商务环境,吸引来自全球的资金、人才、企业,同时通过制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事业。具体而言,东京提出三大目标:

目标一是打造国际化商务环境,包括:促进企业设立便捷化,允许用英语申请设立企业,提供集中窗口服务,简化外国人就业签证申请程序等;为创业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鼓励在日本的留学生创业;为企业雇用国际人才提供支持和服务;规划和开发具有国际水准的商业区域。目标二是形成医疗药物开发创新中心,包括形成药品研发平台,建立东京药物其医疗器械机构。目标三是创建友好的国际都市生活环境,包括打造外国人安心居住的生活环境,创建东京香榭丽舍项目(时尚品牌消费集中场所),打造外国人访游舒适的环境,向外国人提供安心的医疗健康和教育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