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长三角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格局。一是形成以重大关键技术项目为核心的科技协同创新系统。长三角区域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的项目,仅2004—2008年就累计安排项目20多项、经费7 000多万元。项目涉及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创新药物、农业新品种、海洋生态、科技强警等多个领域,每年经费额度从1 000万元提高到3 000万元。近年来项目和经费投入上还在持续增加。另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相应的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等区域性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形成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支撑。
二是共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2004年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科技项目联合攻关计划。2006—2007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域创新体系协调机制,共同搭建了“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共享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信息数据、大型仪器、农业种质资源、新药创制、集成电路设计等创新服务平台。2008年,长三角两省一市联合组织了“国家长三角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目前,区域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推进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有效载体。“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已与国家主网实现对接,已集聚区域内884家单位的9 206台(套)科学仪器加盟;跨区域的仪器设施服务量超过2.3万次,其中,服务民生工程5 117项,服务省部级科技计划3 855项,服务国家重大工程894项。
表12-12 长三角区域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续 表
三是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2005年,两省一市科技部门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共同编制了《长三角区域“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该项规划成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长三角协调机制平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不断深化,科技专题组的合作也日益紧密。2007年,两省一市科技部门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共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行动”“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民生保障科技行动”“资源环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资源共享行动”五大科技行动,启动14个优先主题,提出将长三角区域基本建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科技产业创造区。2009年,苏浙沪两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书》。目前,针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热点问题,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年度专题研究或专项推进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跟进。在科技人才互动方面,长三角各城市早在2003年就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经过十多年的运作,长三角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异地人才流动、人事争议仲裁、专业技术资格互认等政策方面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程度不断提高,培训教育师资库建设不断完善,合作开展了技术评审、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项目。
四是市场化程度不同提高。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区域大市场不断形成,为长三角企业之间进行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大市场、大平台。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逐步从单纯项目合作向合作联盟发展。如由长三角区域企业自发组成的“长三角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联盟”,发挥集体优势,为长三角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引进、法律维权、政策咨询、人才服务、产业转移、项目推荐、品牌建设、产品博览、招商服务等,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再如,上海长宁集团与浙江湖州共建多媒体产业园、上海通用汽车在安徽广德建研发中心等,是龙头企业通过与园区合作的模式来达到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合作的目的。
五是社会合作不断加强。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完善,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核心的社会合作不断深化,为市场化提供了有效的补充。2004年,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建立,沪苏浙两省一市共同签署了相关“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长三角技术与资本对接服务平台”“推进长三角技术经纪人合作平台”“长三角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的4个协议。这些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在长三角区域搭建起了一批科技中介公共服务平台,为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起到了桥梁作用。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协同创新以点状合作为主。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的合作主要是以城市之间的合作、部分产业领域之间的合作,以及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级实验室、高等院校等双向合作。上海与长江经济带之间的立体化、网络化的全面合作态势尚未形成。如前所述,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的成立,从产业合作的角度看,就是上海张江高新区与武汉东湖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南京高新区和合肥高新区等园区合作,为产业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发展的平台和桥梁。
(二)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合作特征
共建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链。在软件与服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上海逐步向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转型,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侧重测试和制造。在汽车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重要支柱产业领域,以上海为主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在研发、设计环节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在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上海的科研、高端制造优势,苏南地区、环杭州湾地区在研发、设计和深度加工方面加强与上海的对接。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合作还主要处于企业相互合作阶段,尚未像长三角一样创新链逐步形成创新网络。(www.daowen.com)
产业园区合作成为产业合作的突破点。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以及国家长江经济带规划的相应出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也看到了产业合作的机遇,但由于各地区区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较大,在产业合作方面遇到较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长江经济带以产业园区合作为平台,成立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力争打造全区域内的完整创新链和产业链。
长江经济带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能力日趋增强。传统上,上海周边的苏州、无锡、南通、湖州、嘉兴等地是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随着全球科技转移呈现水平转移的总体态势,上海产业转移,特别是科技产业转移也呈现水平转移的格局,突出的表现就是长江经济带的中西部地区承接能力提升非常快。例如,早在十年前,由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长三角的企业开始向安徽大量转移。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该地区成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运行以来,该地区承接多个上海和长三角产业转移项目,与上海形成“块状转移”的对接合作的模式。目前,上海部分产业不断向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纵深方向转移,电子信息等产业呈向成都、重庆、贵阳等地转移态势。
(三)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区域协同创新问题与瓶颈
上海的优质创新资源尚未充分与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相融合。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具有巨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上海科技创新要素必须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城市协同创新,在更广阔的范围和空间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才能更大程度释放创新辐射能力,提升自身科技创新水平。
虽然上海的技术、研发、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规模、空间布局逐步完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和推进,但距离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入,优质创新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创新优质资源不仅包括技术、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直接相关要素,而且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服务软资源。目前,上海周边的苏州、南通、湖州、嘉兴等地区承接了大量的上海产业转移,更远的地区接受上海创新资源辐射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即使是获得上海创新辐射强度大的地区,由于当地缺少高校和高职,高科技人才与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即使获得了优质的科技资源,在资源的运转方面也显得捉襟见肘。
从科技人才的合作与协同方面,上海具有较为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但仍然以吸纳人才为主,没有充分向长江经济带释放人才。长江经济带作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大量的园区和产业基地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人才的供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长江经济带二三线城市人才供给问题更加突出。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城市的企业获取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自己培养。这一般只适用于实力较强的跨国、跨区域大型企业。企业通过异地培养、人才派遣和流动满足本企业的人才需求,但培养人才的成本高,人才周期较长。二是社会招聘。一般到高校、社会、设计院等地方招聘。三是从本地同行业中引进。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引起本地相关产业内的人才竞争,无法根本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的区域不平衡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如前所述,由于长江经济带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内的各地区之间科技水平的落差也不相同。上海与杭州、宁波、苏州、无锡之间的经济落差相对较小,其科技创新的诉求相近,合作的空间也比较大。上海与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地区,特别是它们周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差较大,例如同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14年合肥的GDP总量只相当于杭州的56%、南京的58%。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也导致科技创新的诉求层次相差较大,无法形成接近的目标。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产业联动程度低导致区域创新链延伸度不足。上海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以及为高科技产业提供金融、咨询、信息、会展等专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和辐射范围仍然主要集中在上海本地。虽然上海与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兄弟城市产业联动较强,但目前阶段仍然以竞争为主,没有达到竞合的良性循环格局,与长江上游的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联动更是少之又少。例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产业比较多元化、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好的地方,需要上海的专业服务,但与上海之间的关联度不够。上海在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龙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进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带动作用也未能充分体现,上海、长三角与武汉、长株潭、成渝城市群等长江经济带中的二三级城市群之间的资源和产业合作无法真正“破冰”。产业联动程度低导致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创新链无法在区域整体范围内充分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