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湖:园区合作+共同开发
平湖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接轨上海、开发乍浦”,2003年升级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至2008年转变为“与沪同城”的发展战略。进入“十三五”,平湖仍然将接轨上海作为首位战略,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创新平湖”。
表11-1 平湖接轨上海战略演变
以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为代表,平湖走出了一条以园区合作、共同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科创协同之路。2012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浙江嘉兴、平湖和金山区政府,选择金山区枫泾镇与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接壤区域共87平方千米,共同开发建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国内首个跨省市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区,在张江“1区22园”布局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近两年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初步显现。2018年,平湖与上海金山、张江科技园区管委会,三方共同编制“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规划”,形成“一带、两环、四核、四区、多节点”的功能结构。此外,平湖承接上海科创产业梯度转移的主平台还有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承接光机电和生物技术产业,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接临港产业。
为更好接轨上海,平湖积极参与与沪同城行动,打造跨省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平湖2035”规划编制过程中,平湖委托沪浙两地强干的规划编制团队,实现“平湖2035”与“上海2035”的无缝接轨。同时“平湖2035”规划编制过程中紧密跟踪与平湖相邻接的上海金山、松江等地区的规划动态,做到规划的及时更新和衔接。另外,在《枫泾-新浜-嘉善-新埭城镇圈区域协同规划》编制过程中,平湖与松江、金山、嘉善全程协作,在财税、人才、土地政策等方面寻找促进两地三市协同创新的重要机遇。
2.嘉善:平台对接+区域联动
嘉善与上海的合作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乡镇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为主要形式。从2010年嘉善成为唯一被纳入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县,到2018年12月打造苏浙沪三地合作示范产业园,嘉善与上海的科创协同逐步深入。
表11-2 嘉善接轨上海战略演变
平台对接是嘉善全面接轨上海的重要举措。嘉善主动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科技协同创新区;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嘉善分区,全面接轨上海经济体制创新。在科创产业引进方面,嘉善将上海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全面对接上海科创产业园区、海外驻沪办事机构、高端中介结构,派驻干部驻上海招商。截至2017年年底,嘉善共引进特易购、喜力啤酒、和硕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5家,投资超50亿元大项目4家,其中有一半以上通过上海平台落户嘉善。同时,嘉善积极开展与上海高科技园区、孵化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中介和科技部门等“六位一体”的科技合作,建立上海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善分中心、东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和上海技术交易所嘉善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构筑“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嘉善”的合作模式。
区域联动拓展嘉善全面接轨上海的新空间。根据《2017年上半年嘉善县全面接轨上海工作进展情况通报》,2017年嘉善与金山区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形成产业转移对接关系,打造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同时,嘉善通过与上海奉贤开展教育联盟接轨,嘉善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临床研究基地、研究生临床培养基地和上海市生殖健康药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化医学基地。另外,嘉善通过在上海大虹桥核心区设立沪嘉协同嘉善中心,也增强了嘉善与虹桥的双向联动。
3.太仓:院所合作+研发转化
2003年,太仓市委、市政府率先在长三角地区明确提出“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后将“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先后纳入“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在2016年“十三五”期间,更将“接轨上海”升华为“融入上海”。
表11-3 太仓接轨上海战略演变
在对接上海过程中,太仓主要以科教对接为抓手实现研发成果在太仓的产业化。一是以院所合作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如太仓大学科技园从沪上引进成立中科院上海计算机所太仓分所。太仓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组建了“太仓光电技术研究所”,与同济大学共建了“同济大学高新应用技术研究院”。二是以技术转移促进本地科创产业市场价值实现。太仓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7所沪上的知名院校签订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协议,形成包含2个院士工作站在内的“7+1”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7所高校科研院所派出专人常驻太仓,太仓则为“7+1”工作站提供固定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工作经费。
目前太仓以打造“邻沪科创产业高地”作为实现“两地两城”总定位的重要内容。为建立科研合作长效机制,太仓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实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对产学研项目的后补助计划,鼓励沪上的科技人员到太仓创新创业,并通过项目扶持资金、安家补贴、免除场所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上海科技人才落户太仓。
4.昆山:交通接轨+同城融入
昆山与上海的对接起源并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贯通。上海轨交11号线于2007年3月开工,2013年10月通入花桥,成为国内第一条名副其实的跨省地铁线路。在昆山与上海科创协同过程中,交通便利性成为昆山的明显优势。
表11-4 昆山接轨上海战略演变
以交通接轨作为与上海科创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昆山延续并扩大与上海的交通便利程度,与上海共规划对接17条主道路,其中2018年5月昆山锦淀公路—上海崧泽大道实现结构贯通,是首个实现通车的长三角一体化“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基于昆沪客流调查,开设高铁G7215,每日由昆山始发开往上海,历时仅18分钟,共1 200个座位;苏州第一条市域轨道交通S1线西接苏州、东连上海,在昆山境内设站26座,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通车试运营。
目前昆山仍以交通干线为轴,实现与上海科创产业的协同。根据2018年7月出台的《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昆山将致力于链接G60科创走廊,沿沪宁高铁、S1—M11、G42等交通线探索构建沪宁科创走廊,向西连接沪宁线江苏沿线各开发园区,向东连接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虹桥商务区和张江创新示范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对接融合主轴。
基于交通便利性,昆山将同城融入作为与上海科创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昆山与上海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依托这一地理优势,在2018年7月出台的《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昆山提出成为“上海打造全球城市功能的门户区、上海改革创新经验复制的先行区、上海科技产业跨区发展的首选区、上海市民生活休闲旅游的共享区,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的目标。2018年3月,花桥与安亭正式签署“双城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在《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致力于实施公共服务同城共享计划,推动两地人力资源协作、社会保障跨区统筹、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教育对接合作、两地养老服务和城镇社会共治。同城融入计划将主要从吸引人才方面解除两地科创协同的后顾之忧。
5.启东:园区共建+产业配套(www.daowen.com)
2002年启东提出接轨上海的战略思想。2011年,随着崇启大桥全面通车,启东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确立“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发展战略定位。目前根据江苏的发展规划,启东将发挥江苏接轨上海北大门“门柱子”的支撑作用。
表11-5 启东接轨上海战略演变
从发展历史看,园区共建是启东接轨上海的成功实践。2008年,位于启东高新区的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由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与启东市政府共同开发,是江苏省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样本。紧随其后,上海城投以最大股东身份与启东合作,共同打造占地30多平方千米的上海城投(启东)江海产业园;张江与启东合作建设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启东产业园;浦东祝桥工业园区在启东设立,“浦东祝桥启东产业园”作为在上海土地减量化政策之下的首个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集聚地,形成了研发、销售在上海,生产、加工在启东的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启东园区建设及招商工作紧紧围绕上海配套产业,逐步将启东打造成为沪苏区域协同创新创业的试验区、上海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的加速区和上海创新创业资源外溢的最佳承载区。据统计,2016年,启东全市25%的工业产品配套上海、45%的农产品供应上海、70%的游客来自上海、80%以上的投资直接或受上海影响进入启东。
基于发展基础,差别性地引入上海高科技配套产业,是启东“服务上海”的重要路径。启东具有相对突出的产业基础和地理区位,被誉为中国海洋经济之乡、电动工具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版画之乡、长寿之乡,如境内的吕四港是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可建5万—10万吨级深水泊位70多个,形成了海洋工程及重装备、电力及能源装备、精密机械及电子信息等三大优势产业。在与上海科创协同发展过程中,启东善于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发展具有差异化的高科技含量产业,如“浦东祝桥启东产业园”主要引进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高产出的装备制造、精密机械、船配汽配、电子电器等项目;“启东江海产业园”则志在把园区打造成接轨上海、面向国际的“产业高地、生态新区”。
(二)邻沪地区与上海协同创新的工作路径和经验
1.以交通干线为通道促进科技要素双向流动
目前,交通干线已成为邻沪地区与上海创新要素流动的主要通道,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交通干线为轴的放射状的创新要素流动格局。如向南形成了沪嘉杭G60科创走廊、G50绿色制造带;向西形成了沪宁高铁、M11轨道交通线;向北形成G40高速通道等。
与交通干线的链接逐步成为临沪地区对接科创平台、发展科创产业的重要策略。如嘉善紧紧围绕“大湾区”、G60科创走廊建设等重大战略,成立嘉兴市驻上海对外联络组嘉善工作部,着力打造“大湾区”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同时,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干线网络便捷性的提高,促进了以人才要素流动为代表的科研要素的双向流动。如根据艾普大数据调研,得益于昆山与上海交通基础设施的贯通,苏州和昆山成为上海白领买房的首选之地,解决了苏沪职居问题。
图11-1 白领在上海大都市圈买租房城市
科创产业的空间配置总体上决定了科创人才在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如“上海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很好地促进了上海和邻沪地区的人才交流,提高了科创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和生产效率。另外,邻沪地区更是注重“产业-人才”的协同配置,如嘉善伴随“总部在上海、制造服务在嘉善”的产业协作体系的初步形成,注重引进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上海头脑”。目前,嘉善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共3人,全部来自上海;新增“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项目9个,超过一半来自上海。
同时,对上海科创人才的主动吸引是近几年邻沪地区挖掘上海科创资源的焦点。如太仓实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对产学研项目的后补助计划,鼓励沪上的科技人员到太仓创新创业,通过项目扶持资金、安家补贴、免除场所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上海科技人才落户太仓;嘉善出台有史以来最有含金量的“科技新政15条”和“人才新政32条”。
3.产业园区为平台促进科创产业协同发展
园区共建是邻沪地区对接上海科创资源的主要途径,一是利用政策倾斜构建产业集聚区,集聚创新产业;二是有针对性地引进与上海配套的科创产业;三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如2012年共同开发建设的“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嘉兴、平湖和金山政府共同开发建设的代表性跨省域园区之一;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沙溪生物医药产业园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共建共享,也是邻沪地区与上海园区共建的典型案例。
同时,园区也是邻沪地区对接上海各类平台的重要载体,可对接上海虹桥商务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度假区、海外驻沪办事机构、高端中介机构等各类功能性平台。如嘉善对接自贸试验区成立浙江省首个“自贸区产业协作区”,启东对接自贸试验区规划建设了“上海自贸区启东产业园”。
4.以院所合作为基础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邻沪地区与在沪科研院所的合作扩大了邻沪地区产学研对接的空间,是上海大都市圈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2017年上海共拥有高等学校64所,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上海周边区域注重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联盟的作用,加强与上海地区高校的产学研对接。
在院所与园区的合作方面,华东理工大学与启东滨海工业园共建的南通功能材料研究院启东产业基地正式注册,2个项目正式落地启东基地,开始成果转化;滨江化工园开展与复旦大学化学系共建产业研究院的前期论证工作。在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方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启东市天汾电动工具公共服务中心合作的“智能电动与控制工作站项目”、复旦大学与江苏林洋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LED照明系统的研发项目”成功签约。在依托院所建立子平台方面,太仓依托“7+1”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吸引更多专业创新团队入驻太仓。
5.以政府协同为保障促进区域科创环境优化
政府协同首先表现在两地规划协同,既立足本地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又与其他城市功能互补、合作共赢,主要包括在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市功能互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有效衔接。目前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协同以上海规划引领、邻沪规划衔接为主。如“平湖2035”与“上海2035”的无缝接轨,以及与上海金山、松江等地区规划的动态衔接,在财税、人才、土地政策等方面寻找两地协同创新的重要机遇;太仓与嘉定、宝山两区就交通对接、规划衔接等领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同时,政府合作以同城融入为主要方式优化科创协同环境。如昆山提出“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在《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致力于实施公共服务同城共享计划,推动两地人力资源协作、社会保障跨区统筹、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教育对接合作、两地养老服务和城镇社会共治;嘉善与金山区签订“共建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产业经济、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的“五个一体化”发展,补齐省际联动短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