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背景下的知识吸收能力由知识识别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换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四个方面构成。研究表明,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各维度对国际化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国际化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用不显著。由此可知,无论知识吸收能力的高低,在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活动中加强国际合作的深度都十分重要。与此同时,由于企业自身资源有限,知识吸收能力各维度的高低不同,依然需要根据自身知识吸收能力的实际情况,对拓展国际化广度与加强国际化深度之间的成本与产出进行权衡,寻找与自身能力更为适配的国际化策略。本书根据知识吸收能力各维度对企业国际化活动广度与深度与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以及分组回归中回归系数的大小,发展出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的匹配矩阵如图8.1所示,企业可以基于对自身吸收能力的判断,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
图8.1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匹配图
(1)整体知识吸收能力高的企业,在行业中一般处于领导地位,具备较强与外部网络资源对接的能力,又有完善的内部知识管理制度以及很强的知识运用能力,是产业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这种类型的企业能够迅速识别外部有益的知识源和市场机会;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员工海外学习和工作经验帮助企业在有限的知识源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企业内部注重知识储备,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交流频繁,知识在组织间广泛流动、碰撞、扩散,整个组织的知识水平较高,员工经过良好的培训,能够迅速学习新的知识并产生新的组合知识,高知识利用率对于技术创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国际市场开拓,获得较高水平的技术成果,以及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这种类型的企业,鉴于已经在国际创新网络中具备了一定的地位,另一方面出于对于技术优势的保护,应谨慎拓展国际化广度,以加强国际化深度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国际化的首要战略。企业应注重与产业创新网络中的跨国公司研发部门及创新团队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协作研发,全面提升企业基础研究能力;将一般国际创新合作中不易被识别获取的复杂知识、隐秘性知识、粘滞知识吸收进来,将获取的异质知识迅速运用到国际市场的拓展,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标准的制定中;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进而在产业创新网络的国际化中发挥极为领军企业的核心作用。
(2)整体知识吸收能力低的企业,一般是行业中的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小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活动国际化经验,被动地陷于不断国际化的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不能快速辨别哪些外部知识有益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获取的知识局限于某位个人或某个部门内部,既没有转化编码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库的扩充,也不能通过知识的广泛流动触发新的创意和新的知识组合,员工本身对技术和知识的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盲目地扩大与潜在的国际创新伙伴交往的范围,拓展国际化的广度,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且收效甚微,很难达到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效果。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应该重点与一到两家国际企业进行深度交往,攀结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国际企业,通过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合作方,接受供应商、客户提供的技术支持与培训,与国际合作伙伴达成互信互赖的密切联系;在与技术先进企业稳定的合作与默契的知识传递中,边干边学,逐步克服知识差异带来的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困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www.daowen.com)
(3)知识转换能力高,但识别、获取、运用能力都比较低的企业,属于行业中保守、国际化程度不高、有一定的技术实力的传统企业。其内部具有良好的知识贮备以及知识共享的管理惯例;但与外界交流较少,知识流入与流出渠道不畅;企业无法快速辨别哪些外部知识有益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发现了市场机会以及重要知识源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为网络国际化背景下的复杂文化、管理惯例、语言沟通以及认知障碍,导致企业从每种知识源中只能获取有限的知识;由于知识运用能力低,企业所获得的较高水准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因缺乏对外交流而失去向国际进行推广的机会。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应以国际化广度拓展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国际化的首要战略。更多地派员工参加各种国际行业会议和展览,观摩技术先进企业的研发与生产,开阔视野,引入先进的研发流程,增加国际化人才储备,接触更多的知识源,并从知识源中尽量多地获取技术创新需要的知识,扩大与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进行知识交换的范围,将企业创新成果推向国际市场。
(4)知识识别能力高、获取能力低、转换能力高、运用能力低的企业,是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有一定技术实力、目前在国际化的产业创新网络中参与度不高的企业。这种类型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发现市场机会,对国际上通行的研发流程与理念保持关注,企业员工技术素质高,内部知识交流频繁,知识流动速度快,获得的外部知识能够及时归纳总结形成知识储备;劣势在于国际化人才的匮乏,企业很少主动出击获取国际化的知识,语言与认知障碍使其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效率偏低,且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这种类型的企业,应以拓展广度作为首要的国际化战略。吸引有海外学历或在跨国企业工作过的人才,通过人力资源流动增强知识溢出的数量与质量;以技术引进,设备购买等方式与更多的企业进行知识交流,在开放式的产业技术网络中为企业寻找更多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到国际市场的机会。
(5)知识识别能力、获取能力高,但是转换能力与运用能力低的企业往往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中的新创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国际化人才多,年轻化,对国际市场机会以及产业技术创新的国际趋势相当敏感,但是内部知识管理的规范性以及研发水平还不理想,这种企业当务之急是加强国际化深度,只有通过与境外企业或机构的深度合作,通过协作研发以及成立技术创新联盟,才能观察和获取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与研发管理的隐秘性知识,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将获取的知识转换为企业的知识存量,形成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国际上推广,在产业创新网络中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的追赶与升级。
对于其他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高低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矩阵提供的信息,结合目前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决定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