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网络国际化视野下的知识吸收能力构成

创新网络国际化视野下的知识吸收能力构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1不同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解知识吸收能力构成国内外学者在对知识吸收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也对其构成进行了探讨。因此企业在创新国际化背景下的知识吸收能力构成也将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创新网络国际化背景特殊性,本书认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主要由识别国际化创新源知识的能力、获取国外知识资源的能力、转化知识能力与运用知识产生国际化创新成果的能力构成。

创新网络国际化视野下的知识吸收能力构成

(1)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知识吸收能力由Cohen和Levinthal于1990年率先提出,将企业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评价、同化和商业化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随后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吸收能力进行诠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表6.1所示。

从表6.1可知,总体上大部分学者都延续Cohen和Levinthal的观点,围绕知识吸收过程从企业层面探讨吸收能力的概念,明确了知识吸收能力的内容。如Zahra和George(2002)的研究主要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丰富了Cohen和Levinthal(1990)的定义,认为企业获取知识后并不代表其拥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还需对其分析处理、解释和分类,因此知识吸纳能力十分重要。Lane等(2006)则指出Zahra和George(2002)过于关注当前知识运用来考虑吸收能力,忽视了吸收能力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作用。企业应通过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3个连续学习的过程应用外部知识,促进商业产出。尽管不同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界定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是基于前人定义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和延展。基于此,本书综合前人研究,结合研究需要,将知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获取、转化和运用外部有价值知识,并将其商业化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表6.1 不同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解

(2)知识吸收能力构成(www.daowen.com)

国内外学者在对知识吸收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也对其构成进行了探讨。Cohen and Levinthal(1990)认为知识吸收能力主要包括评价能力、消化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方面内容;Zahra and George(2002)则将三维度构成扩展为四个维度,即企业获取、同化、转换和利用知识的动态能力,并将知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两类,其中潜在吸收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能力与同化知识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包括转换知识能力与应用知识能力。并认为潜在吸收能力能为企业提供适应动态环境的战略灵活性和自由度,实际吸收能力则是企业创新结果的直接推动因素。Zahra and George(2002)的研究是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发展,后续大量研究都以此为基础开展[302](Jansen et al.,2005;Rothermael&Thursby,2005)。随后,Todorova and Durisin(2007)在研究中指出Zahra等(2002)忽略了知识识别能力维度,知识同化和转换不存在先后关系,基于此他们认为企业吸收能力由识别知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同化或转换知识能力、利用知识的能力构成更为合理。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学习过程(Lane&Koka,2006)、创新类型(Nike&Igor,2009)、知识类型(Lim,2009)视角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构成进行探讨,但总体看来,从知识吸收过程研究吸收能力构成是主流。

在创新网络国际化背景下,企业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际上都是嵌入到全球的各个网络之中,包括研发、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与市场网络内的其他国际主体(国外供应商、顾客、分销商、竞争者)进行互动协调,且由于国内外创新主体所面临的创新环境、技术环境、知识基础、文化制度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通过国际化活动获取创新资源时将面临的知识吸收能力问题与一般性吸收能力问题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在创新国际化背景下的知识吸收能力构成也将有其特殊性。首先不同于Cohen and Levinthal(1990)的研究,知识识别能力在创新网络国际化背景下对企业吸收知识十分重要,企业需识别国际化创新知识源,辨别不同国外供应商、客户、同类企业的知识价值,在知识、技术复杂程度及地理、文化、制度等差异的影响下,知识识别将面临更大阻力,因此,识别应是单独的环节,体现为对国际上市场知识,技术知识能的监测。其次在知识获取能力上的要求也不同,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识别出先进知识源并不等于能够获取外部先进知识,因为获取已识别国际企业知识面临着知识复杂保密性高、获取途径少、谈判沟通难度大、地位不对等及国别政治因素等获取障碍,企业还需搭建国际桥梁,增加相关背景知识,提升国际资源获取能力。最后在知识应用能力上的要求也与一般情况存在差异,企业发挥知识应用能力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将获取的国际化知识运用到企业经营中去,而在于通过知识整合与创新来获取国际化的成果,形成国际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从而提升进军海外市场的能力。此外,在知识转化能力上与一般研究差异不大,主要体现为将企业已有的内部知识与新的国际外部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创新网络国际化背景特殊性,本书认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主要由识别国际化创新源知识的能力、获取国外知识资源的能力、转化知识能力与运用知识产生国际化创新成果的能力构成。

图6.1 创新网络国际化背景下知识吸收能力的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