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创新网络的国际化演进阶段

产业创新网络的国际化演进阶段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发达国家产业创新网络由本地结网向全球扩张的演化过程不同,发展中国家创新网络呈现出全球网络要素植入经本地结网至跨区扩张的演变过程。

产业创新网络的国际化演进阶段

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发达国家产业创新网络由本地结网向全球扩张的演化过程不同,发展中国家创新网络呈现出全球网络要素植入经本地结网至跨区扩张的演变过程。依据国际化节点、国际化联结、国际化资源从无到有的过程,被划分为封闭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整个演进阶段的知识流动与Mathews(1999)提出的后发国家“发展资源杠杆”的四个步骤契合:先建立技能基础,再利用杠杆获取外部知识;然后将知识扩散;最后通过大量研发投入,生产销售全球化或与发达国家企业联盟的方式增加、拓展企业杠杆获取能力[192]

3.4.2.1 封闭阶段

在此阶段,产业创新网络中只有境内企业,他们随着产业的发展开始彼此的创新合作,网络联结主要出现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或者是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扎堆”在某个较小区域内形成封小型的较为封闭的产业创新网络。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创新网络内出现了更多的配套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机构也更加注重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对产业技术的参与。此时的产业创新网络中不仅网络主体增加,彼此联结密度增大,联结类型也变得更为丰富,出现了更多的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协会之间的水平联结,整体创新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产业内的企业主要着眼于区域市场或本国市场,国际化的经营基本没有开展,产业创新网络处于封闭状态。

3.4.2.2 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业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利用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进行投资。此时,少量的跨国公司进驻中国产业网络,在中国投资设厂或者采购、定牌生产和来料加工。跨国公司的进入为国内产业、产品以及市场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产业创新网络中开始出现国外的创新主体。但此时跨国公司以消减生产成本占有东道国市场为跨国经营目标,将研发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工作留在母国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更多地聚焦境外,很少与中国企业进行创新合作。产业创新网络中,通过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引进,外资企业对本地工人的培训等方式实现了少量的知识转移,更多的是通过外资企业与本地供应商及销售渠道的联系,以及外商企业培训的员工转到本地企业就职等方式等渠道获取知识溢出效应[195]。此阶段,境内的产业创新网络中出现了国际化的节点;跨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网络分别处于两个相对隔离的创新子网,跨接其间的国际化联结很少;国际化知识资源的流量较少;由于境外企业及跨国公司以及境内企业的加入,产业创新网络边界出现扩张的趋势。初级阶段跨国公司对中国R&D投资还处于观望、尝试和准备阶段,独立的R&D机构很少。产业国际化主要采取大量利用外资、进口、购买专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凭借廉价的要素资源来吸引外资。而外资总在不断寻求更有性价比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迁移。为了避免这种“松脚型(foot-loose)”的国际化模式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的威胁,网络内的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利用外资,引进国外产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与大型跨国公司保持稳定合作关系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这样做一方面积累了自身的国际化经验,另一方面促使了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向中级阶段推进。

3.4.2.3 中级阶段

在此阶段,中国产业创新网络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与境外企业进驻中国,合作方式也日趋多样化。研究证明,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部技术资源的一个重要通道,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的高速增长与外商投资的密集程度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部技术资源进入我国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使技术、管理和营销等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我国本土企业扩散[196]

图3.3 近10年中国境内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

由于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巨大,产业技术人才充沛,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置研发中心。中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研发水平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增加,加之市场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加速了新技术的转移,将新的研究成果很快运用在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的生产与运作中。与此同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带来了一大批与之存在长期协作关系(中间产品供应,物流、仓储、采购、咨询、会计金融服务)的海外企业,促进了国际型产业集群的形成[197],在网络拓扑结构中体现为出现了界限分明的国际型子网。此时,产业创新网络的国际化节点持续增加,跨国公司与境内的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开始进行合作研发等技术创新活动,境外创新子网与本土创新子网之间的联结增加,由于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主动的知识转移,产业创新网络中国际化的知识资源流量上升,存量增长;网络的边界进一步扩大。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中国企业立足国内市场,主要战略动机是和国外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从国外对中国的技术转移中学习。国内企业通过OEM/ODM吸收知识,融入全球价值链获取知识,技术监听;以引进创新,合作联盟等四种方式获取R&D国际化知识并提升研发能力[198]。此阶段少量在产业技术创新中拥有专利,拥有关键技术及创新优势的企业已经开始着眼于走出国门,接近国外的环境、吸收成果溢出;利用国外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以及招募国外的优秀人员增强中国本地企业的竞争力[136],逐渐开展外向型的国际化创新。(www.daowen.com)

3.4.2.4 高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网络已经积累大量的知识技术资源,境内很多企业实现了生产、营销的国际化。境内的产业创新网络中内资公司与外资公司的技术势差进一步缩小,内资企业能在国内市场上接受到的技术外溢普遍降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R&D投资力度并没有出现更大幅度的提升。与此相对,由于优质科技资源的长期被发达国家掌握,其训练有素的R&D人力资源丰富,长期的高R&D投入准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活动,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国内许多行业特别是技术密集行业中的排头兵企业走出国门,逐步在国际产业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设立企业境外研发机构、生产基地、企业境外销售网络、基地境外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基地联合营销体的境外产业分拨中心和采购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以获取东道国智力资源、研发机构、信息等R&D资源为目标,旨在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技术寻求型FDI[199]。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是内向型与外向型国际化综合发展、技术资源的引进与输出并存的阶段。产业创新网络体现出国际化节点的组成更加丰富,境内外科技合作加强,境外与境内创新子网中联结数量增加,网络内国际化知识技术资源流量加大,存量扩充,产业创新网络的边界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图3.4 近5年我国海外投资项目数

表3.4对四个阶段做出了总结,产业创新网络的国际化演进可以划分成递进的四个阶段,但每个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着时间上的重叠与承接。

表3.4 产业技术创新研网络国际化进程的特征表

数据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初级阶段对于外资的引进,为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向中级阶段提升打下了基础;中级阶段,产业网络边界的进一步开放,吸引了更多的跨国企业与境外企业参与到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国际化发展程度加深,通过技术外溢与技术转移提升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催生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国内企业,为进入网络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随着国际化发展程度的加深,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少量的国际化主体出现,到初级阶段国际化主体增多,出于网络同类性效用的考虑,国际化主体大多数与自己原来境外合作伙伴结网,本地企业的创新源也是来自本地的大学和研发机构,逐渐形成两个界限明显的创新子网,国际化到中级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产业创新网络中且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化子网与本地子网规模都出现增长,两个子网之间的联结增加,子网之间知识信息资源的转移也逐渐增加。到国际化高级阶段,中国企业主动到境外结网,嵌入到境外的技术创新网络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