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优化方案

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ohen and Levinthal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是另一个被后人广泛接受的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104]。他们指出,企业能否识别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双方各自单独积累的知识存量有关系,吸收能力是知识存量的函数,并指出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有重要的影响。此外,由于跨国企业的分子公司及其R&D机构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国家文化差异也是跨国企业知识流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优化方案

在企业跨国R&D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影响知识流动的效果和效率。知识并非我们通常想像的那样容易流动和转移,知识的流动取决于知识自身被传送、解释和吸收的难易程度,因而面临着很多障碍。有学者将知识的不易流动特征称作“知识惰性”(Inertness of Knowledge)。影响知识流动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知识的特性。Kogut和Zander(1993)发现在跨国企业内部,知识的默会性与转移的难度成正比。“知识惰性”是知识流动的障碍,知识复杂性和隐性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可传授性程度的降低,知识转移到合作伙伴那里的难度增加[101]。知识的专用性程度越高,知识在跨国企业内流动的难度将越大。Phene et al.(2005)指出母子公司的技术专用性是影响跨国企业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表明知识专用性这一属性对跨国企业知识流动的影响[102]。此外,知识存量的价值对跨国企业知识流动也有很大的影响,源单元的知识存量价值越高,其对另外单元的吸引力就越强,源单元知识的流出量也就会越大[103],这一假设也得到了实证支持。

(2)目标单元的吸收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1990)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是另一个被后人广泛接受的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104]。他们指出,企业能否识别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双方各自单独积累的知识存量有关系,吸收能力是知识存量的函数,并指出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有重要的影响。

(3)源单元分享知识的意愿与能力。知识流动的顺利发生也离不开知识发送方对知识的传送或者传输能力。跨国企业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发送方以及接收方的激励水平是知识“内部粘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较低的激励水平是知识流动的一大障碍,对知识流动双方的激励水平影响着跨国企业的知识流动[105]。(www.daowen.com)

(4)传输渠道的存在与丰富程度。沟通渠道的非正式性、开放性和沟通的密度等都会影响到跨国企业网络间知识的流动。薛求知和闫海峰(2001)认为,一个子公司同其所在的全球网络中的其他单位联系得越广泛,沟通的密度越高,则越有助于知识的流出;同时也有利于来自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的知识流入[106]

(5)知识流动的情境。知识流动情境包括众多影响知识转移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组织控制机制、外部文化环境、空间距离等。Pablos(2004)认为组织文化和国家文化是影响跨国企业总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分子公司中复制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107]。此外,由于跨国企业的分子公司及其R&D机构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国家文化差异也是跨国企业知识流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