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概念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知识概念的抽象以及理论基础的跨域性使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呈现出发散状趋势,形成了知识管理“丛林”(Scholl et al.,2004)[43]。迈克尔普拉尼(1966)将知识的类型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秘性知识,Leonard和Sensiper(1998)进而认为知识是从显性知识端到隐秘性知识端的连续光谱[44];野中郁次郎(1991)在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SECI的知识螺旋[45],为后续的很多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Leonard-Barton(1995)将知识划分为组织知识与员工知识[46];OECD(1996)将知识分为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what)、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know-why)、技艺和技能(know-how)、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know-who)[47];Leidner(2001)将知识分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因果性知识、情景性知识和关系性知识[48]。
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性假设认为企业能创造出知识型资源而创造出经济租金。通过增加知识的存量和质量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49]。知识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的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体[50];Davenport(2001)指出知识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与竞争战略、工作流程、文化和行为等整合起来[51];王德禄(2003)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组织整体层面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52]。
知识创新过程中,创新和累积的知识被不断地内生,这就使得知识的创新产生了一个积累和增长的效应。吴晓波,聂品(2008)将个人小组、组织和组织间知识获取与知识链重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知识系统演化的一般动态模型[53]。(www.daowen.com)
图2.3 知识系统演化的一般动态模型
Asheim和Cohen认为企业的知识基础正在由内部基础向分布式的企业价值系统或者依托于产品价值链的知识基础转变[54]。由于知识的分布性特征,任何企业所拥有的专业化知识都是不完全的,交互式学习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种战略,用来补充企业自身不能提供的但在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知识[55]。Rajiv D Banker和Robert J Kauffman(2004)认为技术扩散主要的途径是通过跨组织学习的信息交换[56]。Robert M Grant和Charles Baden-Fulle(2004)认为跨组织学习是企业为了利用和创造隐秘性知识而向外部获得知识的工具[57]。Chung,Singh和Lee(2000)认为,企业具有与其他企业的资源技术结合,形成联盟以提高经营绩效的倾向[58]。Dyer和Singh(1998)认为企业有合作意愿,资源技术共享,且投入程度很高时,合作双方均可获得竞争优势[59]。Zahra和George(2002)强调了企业的多种外部知识来源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采用许可证或契约购买,以及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来搜寻和获取知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知识搜寻的强烈愿望,知识搜寻的有效性和强度往往取决于组织的学习愿望和市场导向[60]。Gupta和Govindarajan(2000)在研究跨国公司中母子公司间的知识流动时,发现子公司从母公司获取的知识与子公司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关联。而子公司的吸收能力又取决于子公司已有的知识和一些属性,如进入模式、人员本土化比例等[61]。周密,赵文红,姚小涛(2007)尝试分析二元关系的跨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他们运用联系强度、交流或联系频率以及社会交往质量等维度研究二元层次的关系特征,从而得出这些维度的影响程度与其作用于知识转移的过程的[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