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彭海涛:我在玩游戏,游戏不在玩我

彭海涛:我在玩游戏,游戏不在玩我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他已经不仅是玩游戏的高手,更是修改游戏的高手。

16.彭海涛——“我是在玩游戏,不是被游戏玩”

2007年7月初,23岁的成都大男孩彭海涛成为见诸国内媒体IT报道中次数最多的名字,上亿元收购价格的曝光也让这个曾经被《东方时空》比喻为中国的比尔·盖茨的男孩,创造了又一个80后新生代创业成功的典范,也让人对他的成功越发好奇……

彭海涛说:“我是在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我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贪玩的“游戏迷”

从很早之前,他就已经是个狂热的游戏玩家。他的游戏历史要从幼儿园算起,那时他的母亲去广州出差,带回了一台家庭电子游戏机,从而为他开启了一个虚拟的全新世界

1994年,在彭海涛的强烈要求下,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脑。彭海涛回忆起自己要电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玩游戏”,尽管由于条件所限,彭海涛的那台486电脑的处理器只有33M,还没有硬盘,但对于还在读小学的他而言已经很兴奋了。

不过那时还是DOS时代,要玩一个游戏需要了解非常多的东西,关于电脑应用方面的知识基本都得掌握。才10岁的彭海涛利用身边有电子科大毕业的姐夫的“资源”,开始苦心摸索,大概学了两三个月,基本自己就掌握电脑了。第一次成功安装的游戏是《三国志4》,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发现游戏不仅仅好玩,还包含了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梦想。

1995年,他迷上了日本“光荣”公司的《大航海时代》。小学五年级的彭海涛,已经成为日本“光荣”公司的《大航海时代》游戏里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热衷于游戏里面的航海和交易。游戏玩久了,他能把游戏里的世界地图背下来,什么地方有个什么港口,他都能清晰地记得。初一结束的时候,彭海涛的地理老师对他说:你的地理水平完全可以去教初三的学生了。他就读于成都七中,这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之一。这所学校几百米外就是当地最大的电脑厂商聚集之地——磨子桥。

彭海涛把这样的游戏称作书籍类游戏,《大航海时代》改变了他对游戏的看法,觉得游戏其实是所有艺术的结合体,“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有想法——要做自己的游戏给别人玩!”

“从初中到高中,除了上学,我都在玩游戏。”他说。因为对游戏的痴迷,彭海涛成了一个“问题孩子”,他经常不做作业,为打游戏还经常逃课。

就在彭海涛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之时,他的父亲彭国权却正在四处奔忙,他最早是做白酒生意,“四川很多名酒是他卖出名的。”彭海涛回忆说。后来,彭国权做起了房地产生意,成为北京、成都两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

父亲为彭海涛提供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我小时候从来没缺过钱,去最高档的饭店也就像去食堂。”彭海涛说,“但我小时候花钱很少,不是说我不爱花费,是我不爱给钱,有也是让同学帮我揣着,给的时候再一起给,以前我没有钱包的。”

2001年夏天,彭海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大学和专业——在与自己的家和电脑城近在咫尺的四川大学,志愿是“网络学院”。

此时,他已经不仅是玩游戏的高手,更是修改游戏的高手。“我是在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彭海涛说自己这么多年玩游戏就没买过点卡,也没有找人做过代练,甚至他还把自己在《传奇》的装备卖了六千多元钱。大学期间,彭海涛参加《疯狂坦克》成都赛区比赛获得冠军,并得到8000元奖金。

此外,修改程序、编程、开私服……所有游戏玩家敢想而不能做到的领域,他全部一一涉猎。很多游戏他都自己亲自修改来玩。“这东西没人教你,只能自学,我把我能找到的所有的书都看过。”他说。在大一下半学期,彭海涛在国外游戏的服务器上加设了一个自己的服务器,再把现成的国外游戏作了一些改编,免费让大家来玩。结果在他的服务器上,在线的人数经常都能达到五六百人。当时很多网游每个月的收费在28元~30元,同时在线的这几百人“随便一收费每个月就能挣上万块钱”。彭海涛意识到,他完全可以复制盛大在《传奇》的赢利模式。游戏赚钱并不是那么困难,读不读大学对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退学创业

“退学?这绝对不可以!”当彭海涛的父亲彭国权第一次听到读大学的儿子准备选择退学创业时,最初的反应远没有之后那样释然。曾经下过乡、打过工,靠着自己白手起家跻身成都最初一批房地产开发“大佬”的彭国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读书读出个名堂来。家里本来就没几个大学生,彭国权自己尽管已经是身价千万,但却也没有读过大学。在家人看来,彭海涛以前小时候玩游戏就算了,现在上大学本来是“走上了成长的正路”;但为了“网络游戏”竟然要退学,彭国权气得不行:你敢退学我就不管你了。(www.daowen.com)

其实彭海涛有自己的想法。他进大学的目标其实本来就很明确:进网络学院学计算机,为将来研发游戏作准备。可是大学的课程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老师讲的东西是他之前就已经掌握了的;而且那些东西对于他的研发游戏梦想帮助并不大。那时候彭海涛经常到网上的游戏社区里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分享玩游戏的想法,甚至在网上共同开发制作一些共享游戏。对于已经逐渐长大、有自己目标的彭海涛而言,他觉得在校园之外有着自己更大的空间。第一次提出退学的想法,彭海涛遭到了来自家庭的巨大反对,退学的事就搁置下来,并且一搁就是半年,但之后真正制作游戏的机会让他最终走出了退学创业的关键一步。

2002年,大一快结束时,沉浸在游戏世界的彭海涛决定从四川大学网络学院退学,现在看来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但在当时,却是那么不可思议。

2002年9月,彭海涛终于退学了,开始自己创业——做一个游戏开发者。带着父亲给的100万元启动资金,彭海涛开始建设自己的游戏工作室。

这是一个4人小团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汪疆负责程序编写与服务器维护,绵阳来的贾涛负责游戏引擎与游戏画面,南充的游戏设计师赵志明负责游戏剧情的整体设计,彭海涛自己负责游戏的整体架构。其他3个人都是彭海涛在网络中认识的朋友,都是大学毕业刚工作1、2年的年轻人。

这一年,中国网络游戏商们包括运营商和开发商,获得了10亿元的市场收入。就在2年前,这个市场还几乎为零。

2003年9月,在父亲的帮助下解决了500万的注册资本后,彭海涛任董事长的锦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正式从游戏研发者转型为游戏公司老板。就在该年3月,盛大陈天桥刚刚获得当时互联网最大的一笔风投资金400万美金的私募。中国网游产业真正开始点“玩”成金。这个19岁的年轻人,已经非常合拍地跟上了中国网游的行业进程。

每一步的成功都少不了背后的艰辛。据彭海涛的合作者介绍,那时的公司很像网吧,员工们蓬头垢面地聚集在电脑前,没日没夜地熬着。那时公司里的电脑机箱多半是敞开的,为了机器散热,满地都是各种各样的电脑零件,沙发上被子乱成一团。

据说彭海涛的办公室只用来睡觉,平时上班他都跟大家凑一块儿。在公司第一款游戏作品《传说》刚起步时,彭海涛曾连续2个月睡在办公室,创造过4天3夜不上床睡觉的记录。

2006年初,由锦天科技制作的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3D网游《传说online》正式收费运营之后,彭海涛开始投入到第二款免费游戏作品《风云online》的研发中。那段时间,是彭海涛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游戏研发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角色”让彭海涛更加感受到了前行的压力,公司经历了研发团队的流失、产品的“青黄不接”,连最初的创业“四人团”也有人离开。甚至要靠父亲的人脉银行贷款才能支撑公司运营。这是彭海涛至今不太愿意提到的回忆。

2006年12月,锦天科技的《风云online》投入商业化运营,游戏的3D引擎和画面品质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叫好,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600万,该游戏的活跃用户数也达到接近150万的数字。尽管《传说online》《风云online》相继获得成功,但对于游戏开发梦想的坚持,让彭海涛越来越希望“卸下”公司管理和游戏运营的“担子”。正如彭海涛所说,要运营一个公司,各方面都不是很容易,在他的公司里让他最头疼的,是管理的问题。

2007年4月,曾经是自己赶超目标的国内网游巨头——盛大网络伸出并购之手。盛大投资部朱海带着一个同事出现在彭海涛面前,他给了这个年轻的老板一个不错的提议。在和陈天桥三次会面后,彭海涛交出了自己的“孩子”——《传说online》和《风云online》两款游戏的运营。这让他最终实现了自己专心去做游戏的想法,也成就了他23岁就拥有上亿家价的创业“奇迹”。

一辈子做游戏

盛大这次的收购对象主要是锦天的网游产品和运营团队,同时还允许锦天现有的研发团队未来独立创办一个公司。按照与盛大的协议,3个月之内彭海涛与锦天的研发团队成立和盛大的新合资公司,新公司并不会和盛大本身在成都的研发团队进行整合。同为公司创始人的汪疆对这个结果也感到非常满意,在他看来这让彭海涛能够真正摆脱管理公司的压力,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游戏本身,去激发出更多新的创意和想法。“他从心底真正热爱的还是制作游戏!”汪疆在参与锦天创业前呆过好几个公司,他觉得彭海涛和别的老板不一样,他对游戏执著、专注,为人真诚,不耍心眼,而且大家的目标一致,就是共同打造一款被玩家们认可的游戏,创建一个制作游戏的优秀团队,做自己的游戏。

对于并购所收获的亿元财富,彭海涛策划着拿出一部分来成立一个支持游戏发展的产业基金,其余的应该将继续投资到游戏研发中。“我自己最想做的游戏是一种精致的、充满智慧乐趣的游戏,比如解密类的游戏,这是现有的这些主流游戏里所见不到的!”彭海涛称,自己对做游戏的感觉始终没有变,他希望在中国做一家纯研发的游戏公司,就犹如中国的“暴雪”(暴雪是全球最著名的游戏研发企业,《魔兽世界》、《星际争霸》的开发商)。

“除了游戏,我其他的爱好真的少得吓人;除了做游戏、玩游戏,我也没有其他的技能!”现在彭海涛觉得自己只是多经历了一些同龄人没有经历的,因此肯定比别人更成熟一些、心理年龄大一些,“我只是专注地去做了自己爱做的一件事情——做游戏,就算是我到了六七十岁,我还是想做游戏、玩游戏,这就是我!”

这个准备玩一辈子游戏的年轻人,已经被多家媒体比喻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被外界誉为“80后”创业成功的典范,但是在他自己看来,今天的成绩距离心中成功的定义还很远。“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只是在起跑线上,未来的路还很长呢。”“如果他还能维持以前的专注与努力,以后他的成功概率会比别人更高。”盛大总裁唐骏对他的评价很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