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民间资本对小微企业融资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平台上各项运作机制设计成为保障股权众筹有效运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本章以“大家投”“天使客”“蚂蚁天使”等众筹平台上发布的股权众筹项目为样本,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从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视角探讨了股权众筹运作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与股权众筹融资成功率正相关,并且,信息互动交流越充分,领投人金额越大,项目众筹成功的可能性也相应越大。企业创新能力与评论社区交流反馈量、信息动态更新次数、领投金额正相关,与资金到账批次负相关,与融资阈值相关性不显著。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及改进措施:
第一,引导股权众筹平台为小微企业信息发布提供有效渠道和互动交流平台,切实降低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更优惠的筹资费率、增加服务内容),鼓励发起项目在众筹平台上积极发布及更新项目信息,并通过签署保密协议、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等途径防止项目核心技术外泄,使项目发起人可以放心地在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信息审核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对发起项目在平台上公布的信息进行核查,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一旦发现发起项目存在信息欺诈行为,可以实施警告、甚至终止众筹等惩戒措施,并将其拉入黑名单,增加信息欺诈成本,为股权众筹建立良好的信息环境。
第二,建议股权众筹平台结合发起项目特征,建立合理的小微企业价值评估系统,引导发起项目在众筹过程中进行合理要价。由于小微企业不确定性大、相关资料数据很难获取甚至缺失等,其价值评估存在较大难度,即使是项目发起人,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导致其并不清楚企业的合理价值。众筹平台作为筹资中介机构,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价值评估服务,既可以增强平台的黏性,提高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又可以避免众筹过程中的过度炒作行为,降低众筹风险。
第三,完善“领投+跟投”机制设计,建立领投人资格审查机制,预防领投人与发起人合谋现象发生;充分利用领投人的专业投资能力引导普通投资人的资金走向;进一步强化领投人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监控能力,预防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
[1]郭菊娥、熊洁:“股权众筹支持创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载《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1期。
[2]Morck R.Masaoc et al.,“Banks & Corporate Control in Japan”, Journal of Finance,54 (1998),pp.319~339.
[3]郭娜:“政府? 市场? 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载《金融研究》2013年第3期。
[4]M.H.Meyer,M.Anzani and G.WaLsh,“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Growth”,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48 (2005),pp.34~44.
[5]黄玲、周勤:“创意众筹的异质性融资激励与自反馈机制设计研究——以‘点名时间’为例”,载《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
[6]E.Molick,“The Dynamics of Crowdfunding: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9 (2014),pp.1~16.(www.daowen.com)
[7]D.O.Lauga and E.Ofek,“Marke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in A Duopoly”, Marketing Science,28 (2009),pp.373~396.
[8]张元萍、杨哲、韩晓宇:“众筹融资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契合性研究——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3期。
[9]H.Wojciech,“How to Perfectly Discriminate in a Crow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rowdfunding”, Working Paper,No.16,2013.
[10]郑海超等:“创新项目股权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1期。
[11]赵尧、鲁篱:“股权众筹领投人的功能解析与金融脱媒”,载《财经科学》2015年第12期。
[12]E.Molick,“The Dynamics of Crowdfunding:Determinan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SSRN Scholarly Paper No.ID 2088298, Social Research Network,Rochester,NY 2012.
[13]刘继兵、王定超:“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8期。
[14]周晓琳、李凯旭:“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维度研究”,载《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