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评价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评价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 5.32006—2018年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变化趋势图二、耦合协调性的时间演变差异分析从图5.4耦合协调度看,2006—2018年间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T值)始终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T值由0.37逐渐上升至0.71。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系统从较严重失调状态逐步提升到初、中级协调发展状态。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评价

一、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运用本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如图5.3所示,就产业结构系统而言,2006—2018年间吉林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指数是逐年递减的,但整体波动不大;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则呈较快的增长态势。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6—2013年)为产业结构主导型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吉林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指数始终高于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积极出台振兴东北战略的相关政策,使得国家财政加大投入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进程建设,而且吉林省积极努力调整产业空间和内部结构布局,发展重心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跃进,平衡发展第一产业,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结构特征,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产业、汽车工业、医药工业等“基础产业+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第二阶段(2014—2018年)为城镇化主导型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吉林省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超过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指数。这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吉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凸现: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放缓;第二产业内部发展处于相对失衡,即第二产业的经济总量增速下滑明显,规模以上的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而新型轻工业的发展未能及时跟进;第三产业在吉林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且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图 5.3 2006—2018年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变化趋势图

二、耦合协调性的时间演变差异分析(www.daowen.com)

从图5.4耦合协调度看,2006—2018年间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T值)始终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T值由0.37逐渐上升至0.71。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系统从较严重失调状态逐步提升到初、中级协调发展状态。按照本书对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划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吉林省2006—2009年T值小于0.4严重失调阶段;②2010—2012年T值介于0.4—0.5之间处于濒临失调阶段;③2013—2014年T值介于0.5—0.6之间处于勉强协调的状态;④2015—2018年T值介于0.60—0.71之间处于初、中级协调发展的状态。这样的发展成果离不开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以及吉林省近年来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这些加快了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图 5.4 2006—2018年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耦合变化趋势图

2015年,吉林省正式推出《吉林省生态城镇化试点工作方案》,并在严格遵循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改革任务标准的基础上,推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重点城镇扩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既要落实重点城镇扩权试点工作,又要寻求解决城镇向城市转型的有效方法,同时探究匹配责任与权力的最佳方式。据资料显示,目前,吉林省参与扩权试点工作的城镇共计18个,其中,中央编办扩权强镇试点1个,省扩权强县改革的扩权强镇试点2个,余下其他试点城镇15个。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分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确定吉林省的通化市梅河口市、延边州敦化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延边州珲春市敬信镇为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吉林省的梅河口市、延吉市分别入选四项全国“百强县”。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初见成效,这也为吉林省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2018年,吉林省66%的GDP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省级以上开发区,二是工业集中区,分别为77个、36个,相较于2017年上升7.8%,共计9912亿元;财政收入上升3.8%,共计1212亿元。中部城市群着重发展产业集群,除了加工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以外,还涉及高新技术等领域;图们江区域将外向型经济作为发展重心,着重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通白区通力打造优势产业基地,除了医药和食品以外,还涉及旅游产业;白城将发展重心集中在三大产业,一是特色农业,二是能源产业,三是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根据地方特色,重点打造因地制宜的产业是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整体而言,吉林省经济仍与全国总体产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第一产业整体现代化程度不高,边际生产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吉林省由于重工业和国有经济占比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轻工业发展,致使吸纳就业能力水平较低,这给吉林省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阻碍;除此之外,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缓,其产值相较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总和仅占48.5%,与全国53.5%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这也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农村转移人口逐渐增加的就业岗位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